[发明专利]一种陆上软土用静压钢筒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7696.3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0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辉;郭辰;张立英;邓明基;李家川;邵振州;李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19/18;E02D27/12;E02D27/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贺小停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陆上 软土用 静压 风力 发电 机组 基础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陆上软土用静压钢筒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及施工方法,包括钢筒,所述钢筒插装在软土,所述钢筒的顶部机械式连接有塔筒;本申请将钢筒插入在软土中,避免了繁琐的钢筋绑扎流程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流程,节省施工周期30%;整体造价上节省2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机组基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陆上软土用静压钢筒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供应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是一个长期且时刻不可遗忘的课题。如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成为一个新的紧迫问题。同时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风机大型化趋势加快,急迫需要再各个方面降低风电场建设的造价成本,并缩短风电场建设周期。传统风机基础形式造价较高,适用性较差,需要新的风机基础形式减少工程造价,缩短工期。
在软土地区目前行业应用较多的是桩基础,此种基础具有施工时间长和成本较贵的缺点,并且现场现浇混凝土导致施工周期较长,桩基试验又大大增加了施工周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陆上软土用静压钢筒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及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的软土桩基础存在成本高、周期长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陆上软土用静压钢筒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包括钢筒,所述钢筒插装在软土,所述钢筒的顶部机械式连接有塔筒。
优选地,所述钢筒的外侧壁设置有多个加固体,多个加固体沿钢筒的圆周方向均布。
优选地,所述加固体由水泥浆或灌浆料灌注而成。
优选地,所述加固体为搅拌桩或预制桩。
优选地,所述加固体的顶部设置有承台。
优选地,所述钢筒的顶部套装有下法兰和上法兰,其中,下法兰置于上法兰的下方;所述上法兰与塔筒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法兰与钢筒之间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法兰和上法兰之间通过螺柱连接。
一种陆上软土用静压钢筒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钢筒压入软土中;将塔筒吊装在钢筒的顶部。
优选地,将钢筒压入软土中之前,将钢筒和下法兰进行焊接连接;
将钢筒压入软土中之后,将塔筒吊装在钢筒的顶部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钢筒的外壁上沿圆周方向注入形成加固体;
在加固体的上端浇筑形成承台;
将塔筒吊装在钢筒的顶部之后,通过螺柱将与塔筒连接的上法兰和下法兰进行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陆上软土用静压钢筒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及施工方法,将钢筒插入在软土中,避免了繁琐的钢筋绑扎流程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流程,节省施工周期30%;整体造价上节省20%以上;同时,本申请的埋置深度能够随意调整,整体性强、稳定性好、便于更换元件,有较大的承载面积,能承受较大的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施工时对邻近建筑物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陆上软土用静压钢筒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结构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陆上软土用静压钢筒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结构的俯视图;
图中:1-塔筒,2-上法兰,3-下法兰,4-螺母,5-螺柱,6-钢筒,7-承台, 8-防水帷幕,9-加固体,10-软土,11-注浆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76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