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应力UHPC外壳-混凝土内芯组合盖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7851.1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5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邵旭东;李立峰;刘慈军;李磊;叶萌;曾华侨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00;E01D101/28;E01D101/32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张丽娟 |
地址: | 41008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uhpc 外壳 混凝土 组合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UHPC外壳‑混凝土内芯组合盖梁结构,包括盖梁壳体,所述盖梁壳体包括腹板和底板,多个所述腹板连接于底板上并与底板围成具有开口向上的内腔,所述盖梁壳体为预制UHPC外壳,所述内腔内竖直设有多个强化框架,多个所述强化框架沿盖梁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内腔内浇筑充满有普通混凝土内芯,本发明具有自重低、耐久性好、承载能力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UHPC外壳-混凝土内芯组合盖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盖梁是桥梁结构的重要构件,连接着桥梁的上部与下部结构。上部结构所承受的恒载、活载等作用通过支座传递给盖梁,盖梁再将这些荷载传递至桥墩和基础。盖梁的技术要求主要为承载能力和适用性,承载能力指在极端条件下,如桥面满布车辆,地震,汽车撞击等情况下不致发生破坏,适用性指盖梁在正常使用期间不会有太大的变形,不会有太多太大的裂缝。另外施工便捷性、经济性、美观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随着高架桥桥下交通需求的增大,大悬臂盖梁结构得到了愈来愈多的应用。而装配化施工是未来大趋势,大悬臂普通混凝土盖梁自重可达到500~700t(普通混凝土盖梁本身重量约为400t,相对于上部结构,盖梁的自重并不算大,盖梁在承受自身重量的同时,还要承受桥面荷载,以及汽车荷载等,自重仅占约10~20%),采用预制吊装施工的难度较大,运输不便、吊装困难,因此大悬臂普通混凝土盖梁多采取现场浇筑施工或分段预制施工。
现场浇筑施工需要支架安装、立模、浇筑、养护等工序,施工步骤繁琐且周期长,且对盖梁梁下的空间占用时间长、对周边环境负面影响大;分段预制作业量小、工期短、交通影响小,但仍需设置支架支撑分段盖梁,对现场有一定负面影响。
针对普通混凝土自重大的问题,可采用内部挖空的空心结构。但内部挖空的工艺要求较高;且内部挖空减小了腹板厚度,使得抗剪能力降低,更易产生斜裂缝。例如,现有的钢-超高性能混凝土轻型组合箱式盖梁及其制作方法(授权公告号CN 105803916 B)由于材料抗压性能高,截面挖空,自重大大减轻,便于吊装施工,但是截面挖空后不便布置预应力束,因此采用上部铺设一层钢板抵抗拉力,钢板与超高性能混凝土采用剪力连接件连接,共同受力。实心截面的刚度大,盖梁悬臂端部变形小,行车舒适,而空心截面刚度降低,悬臂端部变形大,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控制变形,增加了成本。另外,盖梁顶部的钢板裸露在外,需要大量的养护费用。
现有的全预制轻型大悬臂预弯组合盖梁结构(授权公告号:CN212426706U)由于采用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箱梁作为劲性骨架,盖梁的承载能力大大提升,但是其施工十分不便,仍需要现场搭设支架和模板,不符合“绿色、环保”的趋势。另外,内部填充的泡沫混凝土及轻质混凝土虽然减轻了盖梁自重,但是盖梁所受重量大部分是由桥面传递而来,减轻盖梁自重对其受力并无较大改善,且增加了较多材料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重低、耐久性好、承载能力高、对现场影响小、施工便利的预应力UHPC外壳-混凝土内芯组合盖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应力UHPC外壳-混凝土内芯组合盖梁结构,包括盖梁壳体,所述盖梁壳体包括腹板和底板,多个所述腹板连接于底板上并与底板围成具有开口向上的内腔,所述盖梁壳体为预制UHPC外壳,所述内腔内竖直设有多个强化框架,多个所述强化框架沿盖梁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盖梁壳体为浇筑模板在所述内腔内浇筑充满普通混凝土内芯。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强化框架为型钢框架,所述强化框架通过剪力钉与盖梁壳体连接。
所述强化框架之间的间距为0.75~2.0m。
所述强化框架包括外框架和内支撑架,所述外框架由多个型钢件首尾连接而成,所述内支撑架连接于外框架上部和下部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78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层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网
- 下一篇:一种自动接料结构及蜂蜜分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