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电路板电子元件自动焊接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9343.7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9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黄运强;王杰;黄慧珍;覃锡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佳润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00 | 分类号: | B23K3/00;B23K3/08;B23K1/06;F16F15/067;F16F15/08;B08B5/04;B23K10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无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80 | 代理人: | 李伟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电路板 电子元件 自动 焊接设备 | ||
1.一种集成电路板电子元件自动焊接设备,包括机座(1)、L型悬臂(2)、减震组件(3)、滑座(4)、连接组件(5)、收集组件(6)、升降电机(7)、螺纹丝杆(8)、升降板(9)、超声波焊接机(10)、滑槽(11)、滑块(12)、焊接工作头(13)、纵向气缸导轨(14)、纵向移动台(15)、横向气缸导轨(16)和工作台(1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顶部的一侧与L型悬臂(2)的底部固定连接,L型悬臂(2)正面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减震组件(3),减震组件(3)由减震座(31)、橡胶垫块(32)、橡胶垫框(33)、双头螺栓(34)、六角螺母(35)、减震弹簧(36)、导套(37)和导柱(38)组成,减震座(31)的背面与L型悬臂(2)正面的顶端固定连接,减震座(31)正面的中心嵌装有橡胶垫块(32),橡胶垫块(32)正面的外缘设置有橡胶垫框(33),橡胶垫框(33)的背面与减震座(31)正面的外缘相接触,橡胶垫框(33)的正面与滑座(4)背面中心的内缘相接触,减震座(31)、橡胶垫框(33)和橡胶垫框(33)正面的四角通过双头螺栓(34)和六角螺母(3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板电子元件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4)外壁顶部的两角均固定安装有升降电机(7),升降电机(7)的输出端与螺纹丝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螺纹丝杆(8)的两端通过滚珠轴承与滑座(4)内壁顶部和底部的两角转动连接,螺纹丝杆(8)的中段通过滚珠螺母分别与升降板(9)顶部的两侧活动套接,升降板(9)的正面与超声波焊接机(10)背面的顶端固定连接,超声波焊接机(10)通过滑槽(11)和滑块(12)活动嵌装在滑座(4)底部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板电子元件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焊接机(10)底部的中心通过连接组件(5)固定安装有焊接工作头(13),连接组件(5)由第一U型夹块(51)、耳板(52)、锁紧螺孔(53)、锁紧螺钉(54)、第二U型夹块(55)和限位槽(56)组成,第一U型夹块(51)的顶部与超声波焊接机(10)底部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U型夹块(51)正面两侧通过耳板(52)、锁紧螺孔(53)和锁紧螺钉(54)与第二U型夹块(55)背面的两侧固定连接,第二U型夹块(55)和第一U型夹块(51)通过限位槽(56)套接在焊接工作头(13)的一端,焊接工作头(13)的一端与超声波焊接机(1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板电子元件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板(52)分别设置在第一U型夹块(51)正面和第二U型夹块(55)背面的两侧,耳板(52)侧面的中心开设有锁紧螺孔(53),锁紧螺孔(53)的内部嵌装有锁紧螺钉(5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板电子元件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顶部一侧的两角固定安装有收集组件(6),收集组件(6)由集料箱(61)、集料管(62)、抽吸泵(63)、收集软管(64)和收集吸头(65)组成,集料箱(61)的底部与机座(1)顶部的一角固定连接,集料箱(61)背面的顶端与集料管(62)的一端固定连接,集料管(62)的另一端与抽吸泵(63)的出料口固定连接,抽吸泵(63)的进料口与收集软管(64)的一端固定连接,收集软管(6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收集吸头(65),收集吸头(65)放置在机座(1)侧面一角设置的支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板电子元件自动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顶部的另一端固定嵌装有纵向气缸导轨(14),纵向气缸导轨(14)的输出端与纵向移动台(15)底部的中心固定连接,纵向移动台(15)顶部的中心固定安装有横向气缸导轨(16),横向气缸导轨(16)的输出端与工作台(17)底部的中心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佳润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佳润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93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