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耳罩式耳穴电磁按摩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1125.7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9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傅晟静;顾春红;虞雪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晟静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A61H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董自亮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新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罩 耳穴 电磁 按摩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罩式耳穴电磁按摩组件,涉及耳穴按摩器械技术领域。它包括挂耳贴片和按摩贴片;所述挂耳贴片为弧形结构;所述挂耳贴片与按摩贴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挂耳贴片与按摩贴片的转轴连接处过盈配合;挂耳贴片和按摩贴片内均网格化设置有空腔结构;挂耳贴片的空腔内分别设置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通过排线与控制模块连接;按摩贴片的空腔内分别填充有磁性纳米颗粒悬浮液;按摩贴片外壁靠近挂耳贴片的一端设置有按摩颗粒。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线圈对按摩贴片空腔结构内所填充的磁性纳米颗粒悬浮液吸附而使按摩贴片对耳部进行挤压按摩,按摩贴片对耳部的按摩更加高效,且按摩更加灵活多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穴按摩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耳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且耳部分布有多种穴位,而对耳部穴位进行按摩可以对某些如头痛、神经衰弱、高血压等有辅助疗效,且可以起到激发经气、通经活络,起到一定的防病保健作用,而传统通过患者或医护人员进行手部按摩时费时耗力,因此使耳部按摩具有局限性,而借助机械结构进行按摩时,机械结构往往体积较大且使用不灵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耳罩式耳穴电磁按摩组件。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线圈对按摩贴片空腔结构内所填充的磁性纳米颗粒悬浮液吸附而使按摩贴片对耳部进行挤压按摩,按摩贴片对耳部的按摩更加高效,且按摩更加灵活多样。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耳罩式耳穴电磁按摩组件,包括挂耳贴片和按摩贴片;所述挂耳贴片为弧形结构;所述挂耳贴片与按摩贴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挂耳贴片与按摩贴片的转轴连接处过盈配合;挂耳贴片和按摩贴片内均网格化设置有空腔结构;挂耳贴片的空腔内分别设置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通过排线与控制模块连接;按摩贴片的空腔内分别填充有磁性纳米颗粒悬浮液;按摩贴片外壁靠近挂耳贴片的一端设置有按摩颗粒。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耳罩式耳穴电磁按摩组件的按摩贴片内的部分空腔结构内未填充有磁性纳米颗粒悬浮液;按摩贴片外壁远离按摩颗粒的一端设置有流通孔;所述流通孔分别与未填充有磁性纳米颗粒悬浮液的空腔结构位置对应配合,且流通孔分别贯穿按摩贴片。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耳罩式耳穴电磁按摩组件的按摩贴片内填充有磁性纳米颗粒悬浮液的空腔结构相互接通,且填充有磁性纳米颗粒悬浮液的空腔结构不与未填充有磁性纳米颗粒悬浮液的空腔结构相互接通。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耳罩式耳穴电磁按摩组件的所述挂耳贴片外壁一端设置有支撑颗粒;所述支撑颗粒与按摩颗粒位置相对配合。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耳罩式耳穴电磁按摩组件的所述挂耳贴片和按摩贴片均为硅胶材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佩戴挂耳贴片与按摩贴片后对耳部进行夹持后,控制器控制挂耳贴片内所分布的电磁线圈全部工作而产生磁场对按摩贴片空腔结构内所填充的磁性纳米颗粒悬浮液吸附,从而使挂耳贴片与按摩贴片的相互吸附而通过支撑颗粒和按摩颗粒对耳部穴位进行挤压刺激,而进行按摩处理,而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线圈连续启闭时,使挂耳贴片与按摩贴片连续吸附而对耳部进行整体挤压按摩,提高按摩效率;
控制器控制挂耳贴片内所分布的部分电磁线圈工作时,电磁线圈在与其位置相对应的挂耳贴片外部产生磁场,并对与磁场位置相对应的按摩贴片空腔结构内所填充的磁性纳米颗粒悬浮液进行吸附而对推动该部分的按摩贴片对耳部相应位置进行挤压按摩,且通过控制器控制挂耳贴片内其他位置的电磁线圈工作而控制按摩贴片对耳部的挤压按摩位置,使用更加灵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晟静,未经傅晟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11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