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磁场多因素复合环境模拟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2297.6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7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盛;马毅龙;宋凯强;吴护林;邵斌;孙建春;刘筱薇;董季玲;曹献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R33/12 | 分类号: | G01R33/1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上义众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5 | 代理人: | 谭勇 |
地址: | 40005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磁场 因素 复合 环境模拟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动态磁场多因素复合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型的铁芯(1),铁芯(1)的上极头(11)套有第一线圈(2),铁芯(1)的下极头(12)套有第二线圈(3),第一线圈(2)串接第二线圈(3)后与功率放大器(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铁芯(1)的上极头(11)和下极头(12)之间设置有试验舱(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磁场多因素复合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舱(4)的壳体(41)由绝缘材料制成,在壳体(41)的一侧设置有可以打开的密封门(42);所述壳体(41)的底部设置有电加热板(43),电加热板(43)的电源端连接有直流稳压电源(431);所述试验舱(4)还设置有制冷系统(44),该制冷系统(44)输出口与所述试验舱(4)内腔连通;所述壳体(41)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磁场多因素复合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44)的输出口还与所述第一线圈(2)串接第二线圈(3)靠近,为第一线圈(2)串接第二线圈(3)降温,或者所述制冷系统(44)的输出口与铁芯(1)连通,进行降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磁场多因素复合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舱(4)设置有抽真空系统(46),抽真空系统(46)经抽气管(461)连接试验舱(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磁场多因素复合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舱(4)设置有湿度调节系统(47),湿度调节系统(47)经加湿管(471)连接试验舱(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磁场多因素复合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电控系统,该电控系统设置有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的线圈控制端与功率放大器的控制端连接,该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线圈(2)串接第二线圈(3)电性连接;
所述微处理器的加热控制端与第一开关模块的控制端连接,该第一开关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端电性连接,该第一继电器的开关端与直流稳压电源的控制端连接,该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端与电加热板电性连接;
所述微处理器的制冷控制端与第二开关模块的控制端连接,该第二开关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端电性连接,该第二继电器的开关端与制冷系统的控制端连接,该制冷系统的输出端与蒸发器连接,该蒸发器设置在所述试验舱(4)的内腔中;
所述微处理器真空控制端与抽真空系统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微处理器的湿度控制端与湿度调节系统的控制端连接,该湿度调节系统中的加湿口与所述试验舱(4)的内腔连通;
所述微处理器的温度检测端连接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试验舱(4)的内腔中;
所述微处理器的湿度检测端连接有湿度传感器,该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试验舱(4)的内腔中;
所述微处理器的通信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与上位机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动态磁场多因素复合环境模拟装置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选定测试样品;
步骤二:将测试样品利用充磁机充磁至饱和,其厚度方向为磁体取向方向;
步骤三:将测试样品固定在试验舱内腔的中间位置;
步骤四:根据设定的磁场参数,启动线圈,达到设定时间后取出测试样品;
步骤五:测试样品表面磁场及各项永磁性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态磁场多因素复合环境模拟装置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步骤六:启动抽真空系统,并抽真空至10-2Pa,根据设定值,启动电磁线圈;
步骤七:启动制冷系统,将试验舱温度降低到-60℃,保持1小时;
步骤八:启动电加热板,将试验舱温度提高到150℃,保持1小时;
步骤九:根据需要,选择是否进入步骤七,否则停止电磁线圈、制冷系统和电加热板,测试样品表面磁场及各项永磁性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态磁场多因素复合环境模拟装置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步骤十:启动湿度调节系统,试验舱环境湿度在10-95%范围内调节,温度变化为至80摄氏度,保持12-96小时,测试样品表面磁场及各项永磁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重庆科技学院,未经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229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