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祛痘膏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4838.9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0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成德;王杨;葛林;朱少晖;方月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刘燕娇 |
地址: | 2154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祛痘膏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祛痘膏的配方及其生产工艺和应用,所述中药祛痘膏,由中药有效成分和药膏基础组分组成,所述中药有效成分包括马齿苋提取物、生大黄粉、菊花精油、金银花精油、金盏花精油、茶树精油、橄榄油;所述药膏基础组分包括甘油硬脂酸酯、矿物油/羊毛脂醇、鲸蜡硬脂醇、硬脂酸、去离子水、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镁铝硅酸盐、三乙醇胺、二氧化钛、颜料、表面活性剂、香料和防腐剂。本发明公开的中药祛痘膏选择地道药材和低温加工,最大可能保留中药有效成分,与西药膏剂基础组分相结合,形成优于西药克林霉素疗效的配方,并且疗效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肤用品,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祛痘膏及其生产工艺以及应用。
背景技术
痤疮也称为青春痘,面部痤疮就是脸上长青春痘,这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一般多见于青少年。常见症状有炎性丘疹,脓疱,结节等。痤疮是常见的皮肤病之一,有关的流行病学分析显示44.5%的青少年患有痤疮。痤疮常常发生在面部,若不治疗,容易遗留色素沉着或瘢痕,影响病人的容貌。
痘痘的成因是非常复杂的,市面上的祛痘产品不仅仅是通过抑制达到祛痘效果,更是有通过催熟的方式加快痘痘的生长,或者通过祛痘膏的杀菌消炎功效可以帮助痘痘褪红。
常见的祛痘膏蕴含的成分多以酸性和消炎型的成分为主。酸性物质能分解痘痘中的油脂,而消炎型成分则会抑制痘痘生长。比如水杨酸、尿囊素、茶树油等。
治疗痤疮常应用含有激素药物、甲硝唑、抗生素、维A酸、过氧化苯甲酰成分的祛痘产品,但易引发多种不良反应,并且耐药易复发。近年来出现的壳聚糖护创凝胶、芦荟凝胶等祛痘膏,添加了具有祛痘功效的中药提取物成分,治疗痤疮疗效好、毒副作用小,但有效成分吸收不稳定,疗效难以保障。
但是,中药祛痘膏产品采用中药传统方法,煎煮浓缩为膏,没有发挥出中药的独特优势。比如:蒲公英2-4份,高丽参2-4份,车前草2-4份,紫丁花1-2 份,连翘1-2份,金银花1-2份。该方采用煎煮浓缩的传统中药膏剂方法制成,疗效缓慢,膏剂不易储存。
比如CN104940361A一种祛痘膏及其制备方法,该祛痘膏由活性成分和辅料制成,所述的活性成分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原料经水提醇沉制备而得:黄莲花 20-32份、灵香草20-32份、芜菁子12-18份、佛手15-25份、路路通10-18份。该祛痘膏有显著的抑制座疮丙酸杆菌的功效,可抑制座疮的产生。但是,水提醇沉法有效成分收率较低。另外该膏剂稳定性较差,有效期较短,与其基础配方有直接关系。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祛痘膏及其生产工艺,吸收传统中药整体调理的思路,以西药膏剂基础配方与传统中药有效成分相结合,避免西药耐药性和中药靶点宽泛的缺点,扬长避短,在制剂工艺上避免中西药相互作用。
本发明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祛痘膏,由中药有效成分和药膏基础组分组成,所述中药有效成分包括马齿苋提取物、生大黄粉、菊花精油、金银花精油、金盏花精油、茶树精油、橄榄油;所述药膏基础组分包括甘油硬脂酸酯、矿物油/羊毛脂醇、鲸蜡硬脂醇、硬脂酸、去离子水、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铝镁硅酸盐、三乙醇胺、二氧化钛、颜料、表面活性剂、香料和防腐剂。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中药祛痘膏,所述中药有效成分的按质量份数由以下成分组成: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中药祛痘膏,所述药膏基础组分按质量分数由以下成分组成: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中药祛痘膏,所述颜料为氧化铁。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中药祛痘膏,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卵磷脂类,氨基酸型或甜菜碱型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48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与帐篷连接的硬质门
- 下一篇:内窥镜弱纹理图像增强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