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孔深可变分瓣式气囊支承孔型阻尼密封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5238.4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5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彭旭东;张璇;江锦波;李纪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J15/48 | 分类号: | F16J15/48;F16J15/1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分瓣式 气囊 支承 孔型 阻尼 密封 | ||
1.一种孔深可变分瓣式气囊支承孔型阻尼密封,包括圆柱状的密封外壳(2),密封外壳(2)的内壁安装有阻尼密封层,以靠近密封外壳(2)中心轴线的方向为内,密封外壳(2)的端部装有用于密封阻尼密封层的外壳端盖(6),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阻尼密封层的内侧装有环形内衬,环形内衬的外侧依次安装有孔深调节层、气囊层;环形内衬构成的圆周密封环面与光滑转轴具有相同轴心;
环形内衬上设有多个镂空阻尼孔(7-1),孔深调节层上设有多个孔深调节塞子(4),孔深调节塞子(4)的内侧插入镂空阻尼孔(7-1),能沿镂空阻尼孔(7-1)的中心轴线方向伸缩;
孔深调节塞子(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孔深调节塞子(4)的外侧连通气囊层的高压气源,孔深调节塞子(4)的内侧在内部充气到高压状态时与镂空阻尼孔(7-1)在内侧口部齐平,使阻尼密封层的内表面形成光滑面气膜;
孔深调节塞子(4)与气囊层的内侧之间设有弹性密封条(1),弹性密封条(1)围绕孔深调节塞子(4)连通气囊层的部位;
气囊层的气管穿过密封外壳(2)上的通孔连接外部气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孔深可变分瓣式气囊支承孔型阻尼密封,其特征在于:环形内衬有若干密封内衬块(7)拼接而成,金属弹性压条(8)放置到密封内衬块(7)两侧的弹性条安装槽(7-2)中,若干密封内衬块(7)与若干金属弹性压条(8)首尾相连组成完整的环形内衬;
气囊层由多个金属薄膜气囊(3)拼接而成,金属薄膜气囊(3)逐一对应每块密封内衬块(7)设置,靠近转轴的金属薄膜气囊下侧(3-2)紧贴密封内衬块(7),远离转轴的金属薄膜气囊上侧(3-1)设置有气囊单元气阀(3-3),气囊单元气阀(3-3)穿过密封外壳气阀通孔(2-3)与外部气源相连;所述密封内衬块(7)与对应的金属薄膜气囊(3)各自沿圆周布置并连结成圆周环,之后整体放置于密封外壳(2)中,所述密封外壳(2)上设有与金属薄膜气囊单元气阀(3-3)相同位置和个数的密封外壳气阀通孔(2-3),各气囊单元气阀(3-3)穿过密封外壳气阀通孔(2-3)与外部气源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孔深可变分瓣式气囊支承孔型阻尼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内衬块(7)及对应的金属薄膜气囊(3)沿周向呈分瓣式成对布置,成对个数为3~9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孔深可变分瓣式气囊支承孔型阻尼密封,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排镂空阻尼孔(7-1)为交错排列或者平行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孔深可变分瓣式气囊支承孔型阻尼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阀(3-3)穿过密封外壳气阀通孔(2-3)与外部气源相连,所述外部气源的压力可以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孔深可变分瓣式气囊支承孔型阻尼密封,其特征在于:孔深调节塞子(4)呈中空的酒瓶形状,孔深调节塞子(4)的颈部朝外连通气囊层的高压气源,孔深调节塞子(4)的底部朝内插入镂空阻尼孔(7-1),孔深调节塞子(4)的肩部与金属薄膜气囊(3)设置弹性体密封条(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523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爆喷溅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小弯角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