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浅基坑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5666.7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4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赛菊;刘玉涛;赵树山;王左同;赵宗元;吴硕军;肖培磊;陈永伟;王佳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7/04;E02D5/22;E02D19/1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盈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24 | 代理人: | 孙宝芸 |
地址: | 322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浅 基坑 施工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深浅基坑施工结构,包括深基坑和浅基坑,所述深基坑和浅基坑之间设置有支护桩,所述支护桩顶部固装有冠梁,所述冠梁为围绕深基坑设置的环状结构,位于所述浅基坑一侧的所述冠梁侧面设置有加腋梁,所述加腋梁纵向截面为倒置的梯形结构,所述加腋梁用于拉结所述冠梁。本发明通过在冠梁外侧加设加腋梁,有效提高了支护桩的稳定性,大幅提升了支护桩的承载能力,使其可以满足先开挖浅基坑再开挖深基坑的施工要求,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及安全性。本发明通过第一上皮筋、第二上皮筋、和下皮筋确保底板、加腋梁、冠梁之间牢固连接,进一步加固了施工结构,有效提高了施工结构的承载能力,且该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涉及深浅基坑,尤其是一种深浅基坑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基坑可按开挖深度分为深基坑和浅基坑,即深基坑和浅基坑。
现有技术中通过施打支护桩的方式进行深浅基坑施工的边坡防护,且常规的施工方法为先开挖深基坑再开挖浅基坑。例如,遇到地库结构地下一层、地下二层结构相邻,先行施工地下二层,后施工地下一层。
然而,由于工期缩短,实际施工中常常会遇到需要先开挖浅基坑再开挖深基坑的情况,但是由于支护桩的承载强度难以满足设计要求,容易导致施工现场发生坍塌,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浅基坑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深浅基坑施工结构,包括深基坑和浅基坑,所述深基坑和浅基坑之间设置有支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顶部固装有冠梁,所述冠梁为围绕深基坑设置的环状结构,位于所述浅基坑一侧的所述冠梁侧面的垫层上设置有加腋梁,所述加腋梁纵向截面为倒置的梯形结构,所述加腋梁用于拉结所述冠梁。
进一步的,所述浅基坑底部铺设有基础底板;所述基础底板内埋设有底板钢筋,所述底板钢筋有多条,且均为平行间隔设置;
所述加腋梁内埋设有第一上皮筋、第二上皮筋和下皮筋,所述第一上皮筋为L型结构,其一端部埋设于所述基础底板内;所述第二上皮筋为L型结构,其一端部与所述冠梁的钢筋绑扎在一起;所述下皮筋包括倾斜段和水平段,所述下皮筋的水平段端部与所述冠梁内的钢筋绑扎在一起,其倾斜段端部埋设于所述基础底板内。
进一步的,所述深基坑与所述支护桩之间设置有素混凝土加固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所述加腋梁和所述冠梁表面涂覆有防水层,所述冠梁的所述防水层表面涂覆有密封膏层。
所述深浅基坑施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开挖浅基坑;
步骤二:在预施工的深基坑位置处施工支护桩;
步骤三:挖除支护桩远离深基坑施工位置一侧的土方,形成放置加腋梁的凹槽;
步骤四:在凹槽内绑扎加腋梁的钢筋,在支护桩顶端绑扎冠梁的钢筋;
步骤五:浇筑混凝土,形成加腋梁、冠梁和底板;
步骤六:开挖深基坑。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中,挖除支护桩远离深基坑施工位置一侧1米范围内的土方,被挖除部分与支护桩相对的一面为放坡系数1:1的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五中,在浇筑好的加腋梁、冠梁和底板表面涂覆防水层,在冠梁的防水层表面涂覆防水层。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五中,加腋梁、冠梁和底板一次浇筑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五中,加腋梁、冠梁和底板分别依次浇筑,并在加腋梁、冠梁和底板内部的衔接处埋设止水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56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