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赶黄草茶膏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5787.1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7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昌华;高传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子仁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41 | 分类号: | A61K36/41;A61K36/185;A61K9/20;A61K47/10;A61P1/16;A61P31/20;A61P31/14;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聚蓉众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1 | 代理人: | 刘艳均 |
地址: | 6183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赶黄草茶膏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赶黄草茶膏制作工艺。本发明中,取500g赶黄草精品叶,加入减压提取罐,10倍软水浸泡30分钟后,加热低温减压提取1.5小时,提取结束,过滤放液,同法再提取二次,合并3次提取液,低温减压浓缩至比重1.30,搅拌加入乙醇,含醇量达75%,继续搅拌30分钟后静止12小时,抽取上清液,120目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比重1.35,最后将浓缩浸膏≤60℃减压干燥成膏膏,粉碎即可;本茶膏采用低温减压提取、低温减压浓缩和软材干燥过程温度≤60℃,在制备过成中保障部分有效成分不被破坏;本茶膏成型辅料采用木糖醇,适用人群不受限制;本茶膏使用剂量符合食用标准,增加了本茶膏的适应性,使得更多的人可以使用本茶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赶黄草制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赶黄草茶膏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赶黄草,别名:扯根菜、山黄鳝、水杨柳、水泽兰,为景天科扯根菜属植物赶黄草,以全草入药。秋后采,洗净晒干或鲜用。具有利水除湿,祛瘀止痛的功效。分布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乌蒙山麓原始森林。其生长、成活与否对土壤、日照、气温、降水等条件均有严格要求。赶黄草始载于明代《救荒本草》,具有清热解毒、退黄化湿,活血散瘀,利水消肿之功效,是苗族民间治疗肝病的经验方,苗族人世代习用,称她为“神仙草”。现代研究表明赶黄草内含多种有效成份均对肝损伤具保护作用,能恢复肝脏功能,减低饮酒及药物对肝脏的损害,抑制肝纤维化、肝硬化,并对甲肝、乙肝、慢性活动性肝炎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但是目前市场赶黄草药品剂量一般大约含赶黄草16g左右剂量偏大,属于寒性,有利尿消肿的功效,如果脾胃虚寒的人群服用过多的赶黄草就会出现腹痛、腹泻、拉肚子等情况,尤其是患有肠胃疾病的患者更加不能食用过多的;用赶黄草药材(全草)经一定方法提取后的浸膏粉制成药物口服,缺点是价格昂贵,部分有效成分在提取过程中被破坏;同时用赶黄草切节浸泡口服,缺点是赶黄草收割后,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赶黄草叶脱落、丢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赶黄草茶膏制作工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赶黄草茶膏制作工艺,所述赶黄草茶膏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取来减压提取罐,称取400~~600克赶黄草精品叶,并向减压提取罐的内部加入400~~600克赶黄草精品叶;
S2:量取4000~~6000毫升的软水,将量取好的软水加入到步骤S1中的减压提取罐,进行浸泡;
S3:加热低温减压提取1.5小时;
S4:步骤S3结束之后,过滤放液,按照与步骤S3中相同的办法再提取二次,每次提取过程中,对提取液进行收集;提取二次结束之后合并3次提取过程中的提取液;
S5:将步骤S4中国合并的提取液进行低温减压浓缩至比重1.30,搅拌加入乙醇;
S6:继续搅拌30分钟后静止12小时,抽取上清液;
S7:取来过滤筛,以120目进行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比重1.35
S8:将步骤S7中制得的浓缩浸膏减压干燥成干膏,粉碎即可;
S9:将步骤S7中制得的干膏粉加入180~~250克淀粉、20~~50克木糖醇,混合均匀;
S10:将步骤S9中制得的混合粉,经成型器压制成5~6克/片即可制得赶黄草茶膏。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中,赶黄草精品叶在减压提取罐内浸泡的时间为30分钟,浸泡的温度控制在40~~55℃。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中,减压提取罐的减压温度为55~~60℃,真空度-0.08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子仁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子仁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57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