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维保管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6080.2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0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姚永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钰云威森(苏州)电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1/34 |
代理公司: | 苏州汉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22 | 代理人: | 陈松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保管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维保管控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信息记录模块、手机APP和物联网管控平台,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感应芯片和手持识别仪,所述感应芯片固定安装在电梯及电梯井中,手持识别仪由维保人员随身携带,手持识别仪感应到感应芯片并持续发出识别信号。本发明的电梯维保管控系统,可以通过物联网管控平台、PC电脑端和手机APP端对电梯进行管理和责任管控,面对维保人员缺乏,改变一成不变的维保规范,用新管控方式使维保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而且用于此管控系统的感应芯片、数据写入设备记忆手持识别仪成本低廉,成本更低、更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维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维保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电梯作为一种垂直交通工具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引起人们日益高度的重视。为了保证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传统的手段是采用电梯年检,以及维保人员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急修,需要电梯的维护保养等建立一套相对成熟的维保规范。
目前的电梯维保规范,主要来自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规范,当时全国年销售安装电梯约一万多台,因此根据当时的劳动力富裕和相对维保收入高,制订了每人15-25台电梯维保规定,每月对电梯维保两次。可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每年电梯销量已经过百万台,而维保人员缺口加大,造成了维保管理难度逐渐加大。而在智能化的大趋势下,电梯往往都需要安装一套与实际情况匹配的管控系统,而且对于电梯维保及监管的便利和实际需求,都需要考虑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还需要针对易于推广对成本进行控制。
因此,结合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物联网管控、智能化更高且成本较低易于推广的电梯维保管控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维保管控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电梯维保管控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信息记录模块、手机APP和物联网管控平台,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感应芯片和手持识别仪,所述感应芯片固定安装在电梯及电梯井中,且电梯井内对应各电梯楼层处均设有感应芯片,手持识别仪由维保人员随身携带,手持识别仪感应到感应芯片并持续发出识别信号;所述信息记录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识别信号并将识别信号及识别信号的持续时间发送至手机APP和物联网管控平台。
优选的是,所述感应芯片为多个,且各感应芯片分别与待维保部件一一对应。
优选的是,所述手持识别仪与各感应芯片的感应方式为非接触式感应,其感应距离为40-60cm。
优选的是,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还包括数据写入设备,所述感应芯片在安装于对应待维保部件上之前,通过数据写入设备将各待维保部件的名称写入芯片中。
优选的是,所述手机APP和物联网管控平台双向连通,物联网管控平台用于录入维保位置及维保时间并对维保信息进行分析以对多次用时多的维保部位进行分析及故障预测,并将分析数据发送至手机APP;手机APP与信息记录模块通过蓝牙连接并将数据反馈至物联网管控平台,用于维保签到、实时数据统计以及维保完成确认。
优选的是,所述物联网管控平台连接有PC电脑端,用于对维保数据进行留存记录以便于后台查看。
优选的是,所述手持识别仪采用ISO18000-6C协议。
优选的是,所述感应芯片的数量与电梯楼层数正相关。
优选的是,所述待维保部件至少包括井道部件、轿顶部件、门系统、机房及安全部件和轿厢内部件。
优选的是,电梯在维保时,其设定移动速度低于其正常工作时的速度,具体为0.25m/s。
本发明的一种电梯维保管控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钰云威森(苏州)电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钰云威森(苏州)电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60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能量信息共传系统的安全监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阴阳防松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