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毒甘薯的防病毒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6460.6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7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白冰洋;蒋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漯河田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G7/06;A01G13/02 |
代理公司: | 河南商盾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99 | 代理人: | 项珍珍 |
地址: | 4623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毒 甘薯 病毒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甘薯种植技术领域,一种脱毒甘薯的防病毒栽培方法,第一步:移栽甘薯苗,第二步:起垄、移栽,甘薯苗栽培地选择砂性、疏松透气、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活土层,甘薯苗全部移栽完成后,在垄地外铺设防虫网,进行土地深犁、平整,第三步:田间管理,于傍晚前后顺垄撒施做毒饵,第四步:收获。该脱毒甘薯的防病毒栽培方法,防止芽虫、粉虱等传播病毒导致甘薯脱毒苗再次感染病毒,同时也具有消灭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的效果,保障了脱毒甘薯的生产环境,使得脱毒甘薯苗成活快,成活率高,生长势强,有效的提高了甘薯的产量;而且生长出的甘薯绿色健康,口感好,营养元素齐全,提高了种植人的经济利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甘薯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脱毒甘薯的防病毒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甘薯在我国广大农村具有极大的种植覆盖率,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甘薯都成为广大人们群众的生活主粮,同时也是我国农村饲养家畜的上好饲料;甘薯营养丰富,富含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以及各种氨基酸,是非常好的营养食品;但是现有技术中,甘薯在种植时,会受到多种病毒的影响,从而抑制了甘薯生长的发挥,致使种性退化,进而导致甘薯产量一年不如一年,降低了种植人的经济利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脱毒甘薯的防病毒栽培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脱毒甘薯的防病毒栽培方法,按下列步骤操作种植:
S1、移栽甘薯苗;
S1-1、移栽前的准备,由生根壮苗培养获得的脱毒甘薯苗移至育苗大棚内放置3-5天,打开培养瓶的瓶盖再放置2-3天;
S1-2、放置完成后在傍晚或者温度较低的时候,洗去附着在根部的培养基,用600-800倍多菌灵溶液浸泡消毒5-10分钟后置于无菌滤纸上,吸干水分后将甘薯脱毒苗放在床架上晾至种苗根部微干发白备用;
S2、起垄、移栽;
S2-1、甘薯苗栽培地选择砂性、疏松透气、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活土层,进行土地深犁、平整;
S2-2、在甘薯苗移栽前需要在每亩地施有机肥150-200KG,过磷酸钙15-18KG,甘薯苗的生长前期需要在每亩地内追施尿素15-20KG;
S3-3、将甘薯苗入土三分之二,外露3~4片甘薯叶,其余叶埋入泥土中,插苗后随手掩土,压住基部;
S2-4、甘薯苗移栽后前期需要每周喷施一次1000-1200倍多菌灵溶液,以及中后期每月喷施800倍多菌灵溶液;
S2-5、甘薯苗全部移栽完成后,在垄地外铺设防虫网;
S3、田间管理;
S3-1、施肥:甘薯移栽20天后,犁开垄两边晒白1天(翻松土面20~30cm),撒肥、回土、压肥、培垄,每一亩地施尿素15kg、硫酸钾30kg,甘薯移栽50天后,薯块长大时用0.7%磷酸二氢钾加0.3%尿素混合液对甘薯叶面施肥2次;
S3-2、移栽后60天后,进行第一次剪条繁殖,随后2个周可剪一次;
S3-3、待甘薯秧盖满地面,块根进入膨大期后,开始叶面喷施丰产动力素加入1200倍重量比的水,亩用量25公斤,每5天一次,连喷10次;
S3-4、同时每亩地用粉碎后的豆饼或棉籽饼4千克焙炒,然后用90-95%晶体敌百虫50-100克(用温水化开)均匀喷在豆饼或棉籽饼上,堆闷2~3小时,于傍晚前后顺垄撒施做毒饵;
S4、收获:在地温18℃时开始收获,地温12℃时收获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漯河田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漯河田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64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