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田土壤修复装置及土壤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7439.8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8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凤;史玲玉;杨玉成;史雨萌;史德茂;杨玉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上殿湖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B09C1/00;A01B7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徐光普 |
地址: | 23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稻田 土壤 修复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稻田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土组件(1),其用于分层采集待修复的土壤,并将采集的土壤传输至中转组件(2);
中转组件(2),其用于将待修复的土壤输送至混合组件(3);
混合组件(3),其将待修复的土壤与修复料混合,获得混合土料;
返铺组件(4),其将混合土料输送至土壤对应的采集处,混合土料顺从返铺组件(4)的移动均匀下落;
还包括一挖土件,所述挖土件对待修复地块进行挖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土组件(1)包括:
土斗(101),其承接挖土件采挖的待修复土壤;
上料件(104),其倾斜安装在土斗(101)的一侧,并输送土斗(101)内的待修复土壤;
所述土斗(101)、上料件(104)的下方均安装有支架,土斗(101)的支架上安装有主动轮一(102)、上料件(104)的支架上安装有从动轮一(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组件(2)包括:
输送带(201),其一端位于采土组件(1)的出料口(30421)下方,一端位于混合组件(3)的上方;
升降支架(202),其支撑位于采土组件(1)上下方的输送带(201);
固定支架(206),其固定在混合组件(3)的一侧;
其中,固定支架(206)与升降支架(202)之间设置有一用于调整两者之间距离的调节组件,且升降支架(202)、固定支架(206)下方均设有从动轮二(2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稻田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一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206)与升降支架(202)之间的调距件(204),还包括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206)与升降支架(202)之间的缓冲件(2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组件(3)包括:
料斗(301),其承接经中转组件(2)输送的待修复土壤;
修复料罐(302),其用于存储修复料;
混料罐(304),其承接经中转组件(2)、料斗(301)输送的待修复土壤,并将待修复土壤和修复料进行混合;
主动轮二(305),其驱动混合组件(3)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稻田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下料道(307),其位于料斗(301)、混料罐(304)之间;
所述下料道(307)中等距设置有若干拨料辊(3071);
若干所述拨料辊(3071)从下料道(307)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倾斜向下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稻田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料罐(302)包括入料口(3021)、入料罐(3022),所述入料口(3021)、入料罐(3022)内均设有分割板,将修复料罐(302)分割为至少两个料腔,两个料腔分别用于放置不同的修复物料,所述入料罐(3022)的周侧安装有至少两排料嘴(3023),将修复物料喷入混料罐(304),一排料嘴(3023)对应料罐的一个料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稻田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304)包括:
罐体(3041),其内设有混合腔,且周侧开设有出料口(30421);
转动体(3042),其转动设置在罐体(3041)内,且转动体(3042)的周侧设有若干用于连通料斗(301)的料口(30421);
出料道(306),其设置在出料口(30421)处;
隔板(3043),其倾斜安装在转动体(3042)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返铺组件(4)包括由三个支脚(401)支撑的送料带(402),位于中间的支脚(401)设为可升降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稻田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S01:将稻田土壤修复装置架设在待修复的稻田处;
步骤SS02:开启挖土件,进行第一层待修复土壤的采挖,随着挖土件机械臂的运动及土斗(101)的移动,直至预定区域第一层待修复土壤的采挖完成,并将采挖的待修复土壤放置在采土组件(1)的土斗(101)内;
步骤SS03:启动上料件(104),将土斗(101)内的待修复土壤输送至中转组件(2);
步骤SS04:中转组件(2)将待修复土壤传输至混合组件(3),混料罐(304)内的转动体(3042)开始转动;
步骤SS05:将修复料喷入混料罐(304),采挖的第一层待修复土壤、修复料进入转动体(3042),获得第一混合土料;
步骤SS06:通过伸缩件(303)打开出料道(306),混合土料经出料道(306)流入返铺组件(4)上;
步骤SS07:返铺组件(4)的送料带(402)带动混合土料移动,且远离混合组件(3)的支脚(401)开始向混合组件(3)移动、中间的支脚(401)收缩绷紧送料带(402),混合土料均匀下落;
步骤SS08:直至将第一混合土料铺设完毕;
还包括第二层待修复土壤的采挖、修复,在第一混合土料铺设前,将第二层待修复土壤采挖完毕,具体包括:
步骤S021:开启挖土件,进行第二层待修复土壤的采挖,随着挖土件机械臂的运动及土斗(101)的移动,直至预定区域第二层待修复土壤的采挖完成,并将采挖的待修复土壤放置在采土组件(1)的土斗(101)内;
步骤S022:在混合组件(3)中的第一混合土料下料完毕后,中转组件(2)将第二层待修复土壤输送至混合组件(3);
步骤S023:将修复料喷入混料罐(304),采挖的第二层待修复土壤、修复料进入转动体(3042),获得第二混合土料;
重复步骤步骤SS06、步骤SS07直至将第二混合土料铺设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上殿湖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上殿湖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743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