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透析通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7498.5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4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邓保平;胡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保平;广州吉妮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36 | 分类号: | A61M1/36;A61M1/16;A61M39/2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郝传鑫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透析 通路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透析通路系统,包括:动脉端透析人工血管,其一端与腋动脉吻合,另一端为盲端;该端近吻合口处设有第一人工血管闭合器,第一人工血管闭合器通过第一连接管路连接有第一水囊;静脉端透析人工血管,其一端与腋静脉吻合,另一端为盲端;该端近吻合口处设有第二人工血管闭合器,第二人工血管闭合器通过第二连接管路连接有第二水囊;透析器,在透析时分别通过穿刺针连接动脉端透析人工血管和静脉端透析人工血管。本发明能够避免形成持续开放的动静脉短路,不会造成长期回心血量的增加,有效减轻了心脏负担,从而解决回心血量增加导致的心功能不全以及长期血流冲击导致的透析通路狭窄及由此导致透析血管通路丧失功能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透析通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的透析通道主要包括自体瘘和人工血管瘘,通过建立持续动静脉短路连接透析系统,从而进行代谢产物的交换。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动静脉短路持续开放,即透析通路是持续开放的,长期回心血量增加,加重了心脏负担,会导致心脏功能不全。
此外,持续血流冲击常常会引起透析通路狭窄,常发生在吻合口及附近,使得继发血栓形成,导致透析瘘通道闭塞丧失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工透析通路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透析通路动脉短路持续开放引起的心脏功能不全及透析通路狭窄闭塞等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工透析通路系统,包括:
动脉端透析人工血管,其一端与腋动脉吻合,另一端为盲端;该端近吻合口处设有第一人工血管闭合器,所述第一人工血管闭合器通过第一连接管路连接有第一水囊,以控制所述动脉端透析人工血管的开闭;
静脉端透析人工血管,其一端与腋静脉吻合,另一端为盲端;该端近吻合口处设有第二人工血管闭合器,所述第二人工血管闭合器通过第二连接管路连接有第二水囊,以控制所述静脉端透析人工血管的开闭;
透析器,在透析时分别通过穿刺针连接所述动脉端透析人工血管和所述静脉端透析人工血管。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所述动脉端透析人工血管靠近腋动脉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一血管过滤内网,所述静脉端透析人工血管靠近腋静脉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二血管过滤内网。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一血管过滤内网和所述第二血管过滤内网均采用肝素涂层线制作,且分别与所述动脉端透析人工血管或所述静脉端透析人工血管一体化制作。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水囊还连接有第一高压水泵,通过抽吸或注入生理盐水来调控所述第一水囊的压力,以控制所述动脉端透析人工血管的开闭;
所述第二水囊还连接有第二高压水泵,通过抽吸或注入生理盐水来调控所述第二水囊的压力,以控制所述静脉端透析人工血管的开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工透析通路系统,通过设置动脉端透析人工血管和静脉端透析人工血管分别独立地与腋动脉和腋静脉吻合,而动脉端透析人工血管与静脉端透析人工血管不相连,并在近吻合口处分别设置了第一人工血管闭合器和第二人工血管闭合器,在透析结束后分别通过第一人工血管闭合器和第二人工血管闭合器来闭合动脉端透析人工血管和静脉端透析人工血管,然后通过穿刺针注入肝素盐水封管。这样能够避免形成持续开放的动静脉短路,不会造成长期回心血量的增加,有效减轻了心脏负担,从而解决回心血量增加导致的心功能不全以及长期血流冲击导致的透析通路狭窄及由此导致透析血管通路丧失功能等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保平;广州吉妮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邓保平;广州吉妮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74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