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碳微藻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88573.X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29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洪润璋;李星樵;郭健;李昌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晟达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刘静培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碳微藻 栽培 方法 | ||
1.一种固碳微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方法包括:根据微藻在生长周期的不同时期对外界环境的不同需求,调整二氧化碳浓度、通入空气的量、光照强度、光照时长、补光光谱、培养液温度、营养液循环次数与营养液量的供给;所述生长周期的不同时期为:慢速生长初期、快速生长中期和对数生长末期;
所述二氧化碳浓度的调整包括:新添加微藻种的第一天栽培的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为5%,匀速逐渐升高,以每3天增加2%的速度,直至增加到二氧化碳浓度为23%,然后维持二氧化碳的浓度为23%,直至微藻收获;
所述通入空气的量的调整包括:慢速生长初期,新添加微藻种第一天所通空气与藻液的体积之比为0.05vvm,逐步增加至0.09vvm;快速生长中期,所通空气与藻液的体积之比从0.09vvm,以每3天提升0.02-0.04vvm的幅度,提升至0.18vvm;对数生长末期,所通空气与藻液的体积之比从0.05vvm逐步增加至0.2vvm;
所述光照强度的调整包括:慢速生长初期,保持光照强度为30-50μmol m-2s-1;快速生长中期和对数生长末期,光照强度从30-50μmol m-2s-1,每3天提升20μmol m-2s-1,直至提升到140μmol m-2s-1,然后光照强度保持140μmol m-2s-1,直至微藻收获;所述光照时长的调整包括:新添加微藻种第一天的光照时长为6小时/天,逐步增长,每天增加0.5小时,直至对数生长末期达到18小时/天,直至微藻收获;
所述补光光谱调整包括:慢速生长初期,采用包括红光和蓝光的人工光源进行补光,按光质光谱积分百分比为90%的红光和10%的蓝光;快速生长中期和对数生长末期,采用包括红光、蓝光和绿光的人工光源进行补光,按光质光谱积分百分比为77-83%的红光、13-17%的蓝光和3-7%的绿光;
所述培养液温度调整包括:白天培养液温度为22~26℃,夜间培养液温度为15~19℃;
所述营养液循环次数调整包括:第一天为每天1次,逐渐增加直至第13天为每天6次,然后保持每天6次;所述营养液量调整包括:慢速生长初期,营养液的量从2L/m3逐渐降低至0.5L/m3,快速生长中期和对数生长末期,从0.5L/m3增加至第22-23天营养液的量为0.7L/m3,然后保持营养液的量为0.7L/m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碳微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慢速生长初期为新添加微藻种的第1天至第9-11天,藻种含量增长至0.01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碳微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生长中期为新添加微藻种的第9-11天至第19-21天;所述对数生长末期为新添加微藻种的第19-21天至第29-30天,直到容器内可容纳微藻规模到达顶峰时,生长速度与规模扩张速度趋近于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碳微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为峰值波长为650-675nm的红光,所述蓝光为峰值波长为450-475nm的蓝光,所述绿光为峰值波长为520-530nm的绿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晟达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晟达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857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