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90791.7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7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7;H01M4/62;H01M10/0525;C01B3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焕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硬碳复合材料具有核壳结构,内核包括掺杂有氮元素的硬碳,外壳包括含磷化合物;所述内核的质量为所述外壳的质量的1%~10%。本发明硬碳复合材料的内壳掺杂氮元素以提升复合材料的导电率;外壳中掺杂含磷化合物,依靠磷元素自身的高比容量提升复合材料的比容量及其首次效率,同时通过外壳含磷化合物的包覆降低内核多孔结构的比表面积,降低硬碳复合材料的整个比表面积。通过内核和外壳的搭配,得到的硬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硬碳是高分子聚合物的热解碳,其难以被石墨化,它具有相互交错的层状结构,从而使锂离子能够从各个角度嵌入和脱出,从而大大提高了充放电的速度;与石墨材料相比,其低温性能和倍率性能也有明显的改善。但是硬碳材料一般比容量偏低,首次效率低,同时硬碳材料也往往存在电极电位过高、电位滞后、首次不可逆高等缺点,使其大规模应用受到限制。而掺杂改性是提升材料比容量、降低阻抗的措施之一,但现有技术中的硬碳改性材料存在倍率提升幅度较小,电压平台高,首次效率低,同时循环性能有待改善的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碳复合材料,所述硬碳复合材料具有核壳结构,所述硬碳复合材料的内核包括掺杂有氮元素的硬碳,所述硬碳复合材料的外壳包括含磷的化合物;
所述内核的质量为所述外壳的质量的1%~10%。
本发明提供一种硬碳复合材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硬碳复合材料的倍率提升幅度较小,电压平台高,首次效率低,循环性能不佳的问题。本发明通过掺杂有氮元素的硬碳内核和包含含磷化合物的外壳配合,以提升复合材料的比容量和功率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涉及如上所述的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碱性磷盐化合物、粘结剂、溶剂B与内核前驱体材料的混合物进行碳化处理;
所述内核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树脂类原料、氮源、添加剂和溶剂A的混合物进行研磨和干燥,干燥后的所得物在含有氧气的气氛中进行加热处理。
本发明中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率,可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负极,包括如上所述的硬碳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负极可赋予锂离子电池较高的比容量、首次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如上所述的负极。
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具有优异的比容量、首次效率、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硬碳复合材料的内壳掺杂氮元素以提升复合材料的导电率,同时由于内核和外壳是通过化学键相连接,降低其阻抗,降低充放电电压平台,间接提升材料的比容量;外壳中掺杂含磷化合物,依靠磷自身的高比容量提升材料的比容量及其首次效率,同时通过外壳含磷化合物的包覆降低内核多孔结构的比表面积,降低硬碳复合材料的整个比表面积。通过内核和外壳的搭配,得到的硬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2)本发明中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率,可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3)本发明的负极可赋予锂离子电池较高的比容量、首次效率。
(4)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具有优异的比容量、首次效率、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07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