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插头触电用安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1084.X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9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付少华;吴夏夷;王茂霞;付霄;王莎;彭岚;向黎;周顾婷;陶英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R13/447 | 分类号: | H01R13/447;H01R13/46;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胡文强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头 触电 安全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插头触电用安全装置,包括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插座面板的底座框和以可拆卸的方式锁止于底座框的框顶盖,所述框顶盖开设有用于插头线穿出的出线孔;通过框顶盖在锁止固定于底座框的同时用于将插在插座面板上的插头盖住固定,防止插头被小孩拔出,满足用电需求的同时,避免儿童触电风险,保证用电安全,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电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插头触电用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组织中有60%以上是由含有导电物质的水分组成的,当人体接触设备的带电部分并形成电流通路时,就会有电流流过人体造成触电;触电事故是电威胁人身安全的严重事故。触电事故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大多是因疏忽或违规操作,使身体直接或间接接触带电部位造成,而当流经人体的电流大于10mA时,人体将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并随着电流的增大、时间的增长将会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乃至人体窒息(“假死”),在瞬间或在两三分钟内就会夺去人的生命;尤其是对于幼儿或年龄较小的儿童,往往缺乏防触电的安全意识,甚至喜欢用手或其他导体故意捅插座孔,尤其是墙壁底部易于触及的插座,为此,现实生活中,家长往往会采用儿童防触电插座保护盖将安装在墙壁上的插座孔封堵,儿童防触电插座保护盖一般包括该体和固定于盖体的插脚,插脚分为两支脚或三支脚,分别针对插座上两孔和三孔,儿童防触电插座插紧后,不易被扣出,但是,有时候低处的插座需要插插头用电使用时,往往会造成儿童拔掉插头而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即使安装了儿童防触电插座保护盖,也存在儿童扣出保护盖而导致触电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插头触电用安全装置,能够适用于现有的插座,防止插头被拔出,满足用电需求的同时,避免儿童触电风险,保证用电安全,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一种防插头触电用安全装置,包括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插座面板的底座框和以可拆卸的方式锁止于底座框的框顶盖,所述框顶盖开设有用于插头线穿出的出线孔。
进一步,所述框顶盖适形内套于底座框并沿前后方向与底座框单自由滑动配合,所述底座框与框顶盖之间设置有用于框顶盖向前滑出底座框的锁止机构。
进一步,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固定于框顶盖侧壁的限位块,所述底座框的内侧壁沿前后方向设置有用于限位块嵌入的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前端封闭而后端开口。
进一步,所述出线孔为同时分布于框顶盖侧壁和框顶盖顶壁的“L”形孔,所述“L”形孔位于框顶盖侧壁的外端部穿出框顶盖侧壁边缘并形成电线嵌入的导入口。
进一步,所述底座框的上内侧壁和下内侧壁均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框顶盖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L”形的出线孔。
进一步,所述底座框为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上横梁底部和下横梁底部均部分向内延伸并弯折形成压边条,所述压固条的断面为“L”形。
进一步,所述压边条与底座框一体成型且压边条的竖板厚度大于底板厚度。
进一步,所述底座框为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上横梁底部和下横梁底部均部分向内延伸形成压紧条;所述压紧条上设置有竖向锁紧螺钉,所述压紧条贴附于插座面板竖向侧面并通过竖向锁紧螺钉进行锁紧固定。
进一步,所述矩形框的上横梁和下横梁均设置两个竖向锁紧螺钉,该两个竖向锁紧螺钉分别位于上横梁或下横梁两端。
进一步,所述竖向锁紧螺钉的螺帽为圆形螺帽,所述圆形螺帽顶面设置有旋转驱动凹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防插头触电用安全装置,通过框顶盖在锁止固定于底座框的同时用于将插在插座面板上的插头盖住固定,防止插头被小孩拔出,满足用电需求的同时,避免儿童触电风险,保证用电安全,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10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