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性聚醚醚酮有机物及制备方法、两性聚醚醚酮离子交换膜和铁铬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91395.6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6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蓉;孙璇;王曙光;贺高红;焉晓明;胡磊;江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28 | 分类号: | C08G8/28;C08J5/22;C08J7/14;C08L61/16;H01M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张美月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技城国***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性 聚醚醚酮 有机物 制备 方法 离子交换 氧化 原液 流电 | ||
1.一种两性聚醚醚酮有机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性聚醚醚酮有机物包括链段A,链段B和链段C,
A
B
C
其中,R1和R2分别独立地选自C1-C10的烷基,所述两性聚醚醚酮有机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3000~38000,磺化度x为60~90%,胺化度y为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性聚醚醚酮有机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性聚醚醚酮有机物中,R1和R2分别独立地选自C1-C5的烷基,磺化度x为65~85%,胺化度y为1~5%。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性聚醚醚酮有机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性聚醚醚酮有机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水和醇类溶剂的存在下,将磺化聚醚醚酮与有机胺及甲醛进行氨化反应,得到同时含有磺酸基和氨基的所述两性聚醚醚酮有机物,其中所述磺化聚醚醚酮具有以下结构:
,
所述有机胺具有以下结构R1R2NH,其中所述R1和R2及x与权利要求1具有相同的定义,且所述磺化聚醚醚酮与所述两性聚醚醚酮有机物的聚合度应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性聚醚醚酮有机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化反应包括:
在水和醇类溶剂形成的混合溶剂的存在下,将所述磺化聚醚醚酮与所述有机胺及甲醛进行氨化反应,得到氨化产物;
使所述氨化产物依次经过洗涤、过滤及第一次真空干燥,得到所述同时含有磺酸基和氨基的所述两性聚醚醚酮有机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性聚醚醚酮有机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化反应过程中,所述磺化聚醚醚酮、所述有机胺及所述甲醛的摩尔比为1 : (5~10): (5~10),反应温度为20~25℃,反应时间为1~12h;
所述第一次真空干燥过程的温度为30~80℃,时间为12~36h。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两性聚醚醚酮有机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化反应过程中,有机胺为含取代基的二胺,其中取代基选自C1-C5的烷基;
所述醇类溶剂选自乙醇、丙醇和异丙醇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性聚醚醚酮有机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胺为二甲胺、二乙胺、二丙胺、二丁胺和二戊胺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性聚醚醚酮有机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化反应过程中,每1Kg所述磺化聚醚醚酮所需的所述混合溶剂的体积为24~32L,所述混合溶剂中,水与所述醇类溶剂的体积比为1:(2~3)。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性聚醚醚酮有机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磺化聚醚醚酮的制备方法包括:
使所述聚醚醚酮与所述磺化试剂进行磺化反应,得到磺化产物;
将所述磺化产物进行第二次真空干燥,得到所述磺化聚醚醚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两性聚醚醚酮有机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磺化试剂为浓硫酸,每1Kg所述聚醚醚酮所需的浓硫酸的体积为10~20L,磺化反应的温度为50~60℃,磺化反应的时间为1~3h。
11.一种两性聚醚醚酮离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性聚醚醚酮离子交换膜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性聚醚醚酮有机物制得。
12.一种铁铬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包含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由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两性聚醚醚酮离子交换膜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139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