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细石混凝土凝结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1597.0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0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马治辉;赵蓓;白潇;孙诗端;田剑;母尚;李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西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16 | 分类号: | B28C5/16;B28C7/16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廖天云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市高新区天***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混凝土 凝结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细石混凝土凝结的装置,包括:箱体,其顶部凹陷形成用于收纳混凝土的收纳槽,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将收纳槽内的混凝土排出的排料管,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架;盖板,盖板通过安装组件转动地设置在箱体的顶部,所述盖板用于开闭收纳槽顶部的开口;搅拌组件,其转动地设置在收纳槽内;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通过安装架设置在箱体的底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搅拌组件搅拌收纳槽中的混凝土;以及开闭组件,其设置在支架的侧壁上,开闭组件用于开闭所述排料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便于对建筑二次结构使用的混凝土进行储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细石混凝土凝结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各种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随着建筑高度的逐步突破,混凝土垂直运输的压力越来越大。对于二次结构来说,因其构造柱、门过梁等所需混凝土的方量较少,使用传统的泵送方式代价较大,且无法保证零星混凝土泵送质量,从而其浇筑方式只能使用原始的斗车加人工的方式,采用施工电梯等垂直运输工具进行二次转运。采用此方式虽然解决了运输问题,但时间成本也相较增加,商混站为控制成本,无法保证商混罐车长时间等待。为节约车辆成本,传统的建筑工地一般采用料斗等储存设备暂时存放混凝土,而因混凝土具有时效性,若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浇筑完成,混凝土达到初凝时间,开始失去塑性,则无法保证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细石混凝土凝结的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便于对建筑二次结构使用的混凝土进行储存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防止细石混凝土凝结的装置,包括:箱体,其顶部凹陷形成用于收纳混凝土的收纳槽,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将收纳槽内的混凝土排出的排料管,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架;盖板,盖板通过安装组件转动地设置在箱体的顶部,所述盖板用于开闭收纳槽顶部的开口;搅拌组件,其转动地设置在收纳槽内;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通过安装架设置在箱体的底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搅拌组件搅拌收纳槽中的混凝土;以及开闭组件,其设置在支架的侧壁上,开闭组件用于开闭所述排料管。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箱体的顶部开设收纳槽来存放从混凝土罐车排出的混凝土,同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搅拌组件来对收纳槽中的混凝土进行搅拌,有效地防止混凝土在收纳槽中初凝失去塑性,而影响建筑的质量,同时减少了为了防止混凝土排出罐车后长时间没有将混凝土使用完失去塑性,而需要罐车长期停留在施工场地的成本;进一步的在箱体的顶部设置盖板,有效阻挡阳光对混凝土的照射同时也能防止杂质进入到收纳槽中;具体的,为避免多次使用本装置后,残留的混凝土在收纳槽内凝结而破坏本装置,需要定期对使用后的本装置进行清理,在清理时,操作盖板将收纳槽顶部的开口打开即可。
进一步的,安装组件包括安装轴、安装柱以及铰接机构,安装柱固定在箱体的侧壁,安装轴为L形,安装轴的一端固定在盖板的顶部,安装轴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铰接机构铰接在安装柱的顶部,安装轴位于盖板一端的顶部还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的,铰接机构包括:安装筒、安装杆以及安装块,安装筒固定在安装柱的顶部,安装筒与安装轴交错设置,安装杆转动地设置在安装筒上,安装杆与安装筒同轴设置,安装轴与安装杆固定连接,安装块固定地设置在安装筒的侧壁上,安装块上设置有用于锁紧或释放安装杆的锁紧件。
进一步的,锁紧件包括:限位销、第一弹簧以及拉绳,安装块与安装筒紧贴的侧壁凹陷形成第一安装槽,限位销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第一弹簧亦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安装杆上设置有供限位销插入的限位槽,当盖板转动到竖直状态时,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下限位销穿过安装筒插入到限位槽内,限位销与安装筒滑动连接,拉绳的一端固定在限位销背离安装杆的端部,拉绳的另一端穿出安装块,拉绳穿出安装块的一端上固定地设置有拉环。
优选的,安装块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悬挂拉环的挂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西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西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15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