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人体被动动态平衡训练的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91609.X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8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崔海坡;赵展;丁沫然;何应荣;张梦蝶;何宇明;叶秋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26/00 | 分类号: | A63B26/00;A61H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彭瑶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人体 被动 动态平衡 训练 驱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人体被动动态平衡训练的驱动装置,包括基板(14),设于基板(14)上的踏板箱(4)、周向驱动机构(10)和径向驱动机构(9),以及与踏板箱(4)连接的动平台(1),所述动平台(1)设有脚踏板(101),所述周向驱动机构(10)和所述径向驱动机构(9)与动平台(1)串联连接,所述径向驱动机构(9)控制动平台(1)上脚踏板(101)的倾角变化,所述周向驱动机构(10)控制脚踏板(101)的上表面的朝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避免动平台脚踏板的臃肿与振动,驱动力臂长,可实现多种运动模式,且倾角调节简单、控制方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康复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人体被动动态平衡训练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平衡能力是人体的基本运动技能,是各项活动的基础,平衡能力分静态平衡能力和动态平衡能力,保持平衡是身体控制能力的重要体现。随着人口老龄化,脑卒中患者逐年上升,脑卒中导致的偏瘫发生率不断上升,患者常见跌倒、跛行等平衡功能障碍相关的并发症;老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也是因为跌倒,且跌倒后极易出现髋部骨折,虽然骨折本身并不致命,但骨折造成的呼吸泌尿系统感染、血栓和褥疮等并发症对其却是致命的。据统计,有一半以上的老人因跌倒而受伤住院,且老人年龄越大,跌倒受伤的风险越高,这是由于随着老龄化,其肌力下降、平衡感降低,导致老年人跌倒风险增加。平衡训练能够增强患者核心肌力、改善人体平衡能力及下肢运动功能,从而减缓肌肉量流失速度、提高肌力、增强心肺功能、改善机体灵活性和肌肉协调性、促进患者平衡功能恢复,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有效预防老年人跌倒,从而减少骨折发生率。
目前针对动态平衡训练所研发的设备大多存在价格昂贵、运动模式单一、训练角度调整困难、控制难度高、动力驱动机构与站立平台随动运动、结构设计不合理致使所需驱动力过大等问题,故仍需不断对其进行完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人体被动动态平衡训练的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人体被动动态平衡训练的驱动装置,包括基板,设于基板上的踏板箱、周向驱动机构和径向驱动机构,以及与踏板箱连接的动平台,所述动平台设有脚踏板,所述周向驱动机构和所述径向驱动机构与动平台串联连接,所述径向驱动机构控制动平台上脚踏板的倾角变化,所述周向驱动机构控制脚踏板的上表面的朝向。
进一步地,所述动平台还包括环向设于脚踏板外围的裙边,设于裙边上的防护罩,设于脚踏板底部的过线孔以及龙箍,所述防护罩的底部安装在踏板箱上,所述龙箍上设有驱动孔,所述脚踏板通过支撑架安装于所述基板上,所述踏板箱罩设在所述支撑架的外部。
所述基板上设有与周向驱动机构连接的转动盘,所述转动盘通过转盘轴及万向球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径向驱动机构设于所述转动盘上,并由所述周向驱动机构驱动绕转盘轴的中心运动。
所述脚踏板的中央设有安装孔,用以通过万向节将脚踏板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顶端,所述驱动孔通过铜套与伸缩万向节组成活动相连的圆柱副,所述径向驱动机构通过连接座与所述伸缩万向节固定连接。
所述周向驱动机构包括由电机、电机座和驱动轮组成的驱动部以及动齿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座固定在所述基板上,所述驱动轮与所述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动齿轮与所述转动盘固定连接,所述动齿轮的中心、所述转动盘的中心与转盘轴的中心轴线三者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16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