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育适合稻田综合种养优质水稻品种的分子育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5753.0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6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姚姝;赫磊;路凯;陈涛;赵庆勇;朱镇;周丽慧;赵凌;赵春芳;梁文化;魏晓东;王才林;张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0;A01H1/04;C12Q1/6895;C12Q1/685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池州优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98 | 代理人: | 刘尔才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育 适合 稻田 综合 优质 水稻 品种 分子 育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育适合稻田综合种养优质水稻品种的分子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用母本与父本杂交配组,获得第一代种子;步骤2:种植F1,成熟后全部单株混收;步骤3:种植F2,F2代开始进行水稻暗胚乳突变基因、稻瘟病抗性基因、耐淹和纹枯病主效抗性位点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步骤4:将F2代中同时含有Wxmp基因纯合体和Pit、Sub1、qSB‑9基因的纯合体和杂合体单株分别种成F3小区;步骤5:种植F4小区,将抗倒性好,丰产性好、表现一致、抗纹枯病、稻瘟病的小区混收;步骤6:种植F5,分蘖期对小区进行7d和14d没顶耐淹试验。本发明将Pit、Sub1、qSB‑9和Wxmp基因聚合于一体,选育出稻瘟病、纹枯病抗性好、食味品质优、耐淹的水稻新品种南粳571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培育适合稻田综合种养优质水稻品种的分子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稻田综合种养指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渔共生轮作互促系统,通过规模化开发、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作,能实现水稻稳产、水产品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农药化肥施用量显著减少,是一种具有稳粮、促渔、提质、增效、生态、环保等多种功能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全国各级农业部门抢抓机遇力促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发展。稻田综合种养是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产模式,是发展生态农业,提高稻田综合效益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因地制宜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既能实现保生态降污染的发展需求,又能加快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其中培育稻田综合种养专用水稻品种是优化农业结构、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绿色农业的一个重要途经。
自从21世纪初,水稻籼、粳亚种全基因组测序完成之后,水稻从QTL定位转向了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开始深层次地挖掘基因的功能、探索基因间的调控网络和遗传机制,为进一步更有效地开展水稻分子育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基因组重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水稻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甚至是表观组学的研究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水稻分子育种也随之取得了很大成就。
其中现有专利“CN2017108223887”中提出了一种水稻基因定位与分子育种的方法,通过在低级作图群体的基础上结合了高级作图群体的方法,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育种效率;对于新基因的定位可以进行基因挖掘,对于已克隆过的基因,可以进行分子辅助育种;现有专利“CN2018106489077”中提出了一种双抗性双功能性水稻的高效育种方法,通过以两种功能性的水稻品种和两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为材料,通过杂交和纯化育种后可获得同时集双功能性和双抗病性于一身的水稻新品种。
当前,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过程中,稻田综合种养作为一种产出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生产方式而受到高度重视。在农业部大力推动下,在各地政府、主管部门、科技人员及广大农民的积极探索实践下,稻田综合种养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稻田综合种养复合生态系统中,是以水稻和特种水产品(鱼、虾、蟹等)为中心。由于农药的使用会对特种水产品造成损害,因此要选用抗病虫能力强、抗倒性高的优质水稻品种。但是对如何选育抗病抗倒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仍然是目前发展稻田综合种养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选育优质抗病耐淹的水稻品种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培育适合稻田综合种养优质水稻品种的分子育种方法。
2.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培育适合稻田综合种养优质水稻品种的分子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57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麦克风及电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维度报表数据计算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