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5微米动力锂电池电解铜箔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制品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5782.7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4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韶明;陈嘉豪;黄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威铜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04 | 分类号: | C25D1/04;H01M10/052;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广东合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1 | 代理人: | 张建浩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3.5 微米 动力 锂电池 电解 铜箔 添加剂 制备 方法 制品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5微米动力锂电池电解铜箔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制品及其应用。其包括以下原料组分:四氢噻唑硫酮、丁二酸二乙酯磺酸钠、甲基硫代氨基甲酰基丙烷磺酸钠、聚烷氧基乙二胺、聚乙烯亚胺、聚乙二醇、3‑(苯骈噻唑‑2‑巯基)丙烷磺酸钠、羟乙基纤维素。通过本发明添加剂生产的极极薄电解铜箔导电性能好、表面晶粒平整、轮廓低,抗拉强度、高延伸率、高伸长率、亲水性好、高温稳定性好等特点,物性参数可达:单位面积重量32±2g/mm2、常温抗拉强度≥27Kg/mm2、常温延伸率≥2.5%、高温抗拉强度≥20Kg/mm2、高温延伸率≥3%、表面粗糙度Ra≤0.25μmRz:≤2.5μm,可用于新能源动力汽车动力锂电池生产制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铜箔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5微米动力锂电池电解铜箔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制品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锂电铜箔的主要需求来自三个方面,动力锂电池、储能锂电池和消费锂电池。
作为锂电池的集流体的锂电铜箔,一般厚度通常在7-20μm之间。目前新能源汽车配备的铜箔厚度为6~12μm,锂电铜箔厚度越小,意味着电池的重量将越轻。同时,更薄的锂电铜箔也意味着更小的电阻,则电池的性能也将得到提升。因此,减轻电池上铜箔的质量,降低铜箔原材料成本,同时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成为动力锂电池用铜箔关键。因此,未来使用更加轻薄的锂电铜箔是大趋势;未来,市场上的锂电铜箔将会以即6um、5um甚至4m铜箔为主,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可能还将出现5μm以下的铜箔
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动力锂电池的大量生产和锂电池上游铜箔需求的不断增长。随着动力锂电池对能量密度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推动了铜箔向方向薄化技术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向着更小、更轻、更高能量密度发展的同时,因此,“轻薄”下的高能量密度成为判定主流锂电铜箔的核心指标之一。
根据质量能量密度=电池容量/电池质量可得,采用3.5μm锂电铜箔会较4.5μm、6μm和8μm锂电铜箔能力密度提高3%、5%和12%;铜箔作为锂电池负电极材料的关键基体,既是负活性物质的载体,又是锂电池中电子负电极的集电极和导体。在相同单位体积的锂离子电池中,铜箔厚度越薄,携带负极活性物质的能力越好,电池容量越大。
锂电铜箔厚度越小,意味着电池的重量将越轻。同时,更薄的锂电铜箔也意味着更小的电阻,则电池的性能也将得到提升。因此,减轻电池上铜箔的质量,降低铜箔原材料成本,同时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成为动力锂电池用铜箔关键。
综合上述,成为亟待本领域技术人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5微米动力锂电池电解铜箔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简便,条件易于控制,成本低。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3.5微米动力锂电池电解铜箔添加剂,将其应用制备生产3.5微米电解铜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3.5微米动力锂电池电解铜箔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分:
(2)分别称取四氢噻唑硫酮、丁二酸二乙酯磺酸钠、甲基硫代氨基甲酰基丙烷磺酸钠、聚烷氧基乙二胺、聚乙烯亚胺、聚乙二醇10000#、3-(苯骈噻唑-2-巯基)丙烷磺酸钠、羟乙基纤维素溶于250mL去离子纯水中,分别得到溶液A、溶液B、溶液C、溶液D、溶液E、溶液F、溶液G、溶液H;
(3)将步骤(2)制得的溶液A、溶液B、溶液C、溶液D、溶液E、溶液F、溶液G、溶液H加入到5L恒温搅拌盅中,再加入2L去离子水,在恒温55至60度环境下搅拌30分钟,得到混合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威铜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威铜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57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酱香型调味酒的酿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