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地热能双循环发电的传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6255.8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9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黄长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长涛 |
主分类号: | F03G4/00 | 分类号: | F03G4/00;F28D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热能 双循环 发电 传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热能双循环发电的传热装置,包括传热装置,所述传热装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降热损装置,所述传热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处理加压装置,所述传热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气块,所述降热损装置包括导热装置和外循环管,所述外循环管的内部开设有循环通孔,所述循环通孔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热装置,本发明涉及地热能发电技术领域。该用于地热能双循环发电的传热装置,通过将地下底部的高温蒸汽进行传导降温可以有效达到装置外侧的蒸汽二次利用,达到装置保温功能,并提高内部热转换效率,同时外循环管为密封管,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将内部有害气体释放,提高装置安全性,保护工作人员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热能发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地热能双循环发电的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双循环地热发电系统,利用地下热水或水汽来加热某种低沸点工质,使其进入汽轮机工作的地热发电系统,又称中间介质法或低沸点工质循环。它是为克服闪蒸地热发电系统的缺点而出现的一种循环系统。
在现在的地热能双循环发电的传热装置中,因为传热装置外部没有很好的保温材料,在地下高温高压水或水汽上来时,不能对其进行好的保温,造成很大的热能流失;同时因地下高温高压水或水汽中含有很多杂质,在导入过程中,杂质进场会吸附在管道周围,造成堵塞,导致该双循环地热发电系统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地热能双循环发电的传热装置,解决了地下高温高压水或水汽热能流失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地热能双循环发电的传热装置,包括传热装置,所述传热装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降热损装置,所述传热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处理加压装置,所述传热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气块,所述降热损装置包括导热装置和外循环管,所述外循环管的内部开设有循环通孔,所述循环通孔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热装置;通过将地下底部的高温蒸汽进行传导降温可以有效达到装置外侧的蒸汽二次利用,达到装置保温功能,并提高内部热转换效率,节约能源。同时外循环管为密封管,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将内部有害气体释放,提高装置安全性,保护工作人员作业。
所述导热装置包括冷凝片和接触板,所述接触板的凹陷处设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靠近接触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冷凝片的边侧处;
所述传热装置包括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进气端与进气块相连通,所述螺旋管外表面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限流装置,所述螺旋管的外侧设有加压管;
所述限流装置包括连接轴和振动锥块,所述螺旋管外表面的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螺旋管内腔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双层限流环。
优选的,所述进气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传输块,所述传输块与进气块相连通,所述传输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分流槽,所述分流槽固定连接在外循环管的左侧,且分流槽与外循环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接触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外表面贯穿外循环管并延伸至循环通孔的内腔处,所述固定块远离接触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流弯板,导流弯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冷凝片。导流弯板为S型设置,可以增加循环通孔内壁和地下高温气体的接触面积,达到高效导热效果,同时地下高温气体在降温液化时,导流弯板可以达到一定导流效果,提高循环通孔内部的循环效果。
优选的,所述加压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处理加压装置的底部,且螺旋管设置在加压管的内侧位置,所述加压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传热壳,所述传热壳外表面的凹陷处固定连接在外循环管的外表面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长涛,未经黄长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62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