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清洁式多波束前视声呐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8358.8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2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袁经文;洪坤;秦影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海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521 | 分类号: | G01S7/521;B08B1/00;B08B1/04;B08B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泉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08 | 代理人: | 李思睿 |
地址: | 21121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洁 波束 声呐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清洁式多波束前视声呐及其使用方法,其包括防护架,所述防护架的内部安置有声呐本体,所述声呐本体的侧表面上依次设有第一清洁机构和第二清洁机构,所述第二清洁机构上设有用于清洁声呐本体前侧的第三清洁机构,所述防护架包括平行设置的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所述防护架的内部设有水草清除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清洁机构、第二清洁机构和第三清洁机构,对声呐本体的表面定期进行清理,避免海中生物依附在声呐本体上,对声呐的探测性能造成影响,通过设置水草清除机构,使得使得水草难以缠附在防护架和声呐本体上,避免水草对回收声呐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声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声呐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声学测绘技术是探测海洋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利用声学测绘技术,可以探测海底地型、进行海洋动力现象的观测、进行海底地层剖面探测,以及为潜水器提供导航、避碰、海底轮廓跟踪的信息。随着近年来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对海底地型探测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视,通过声呐对海洋进行探测已经成为很多研究教学单位进行海洋地质研究的重要研究手段,多波束前视声呐由于多种波束同时工作,能获取多个波道的信息,因此,可以同时观察跟踪不同方向的多个目标,且不易失去接触。这种多波束声纳的利用率高,搜索的速度快,能一次探测较大角度的目标,因此被广泛使用,常见的多波束前视声呐存在以下问题:
1、多波束前视声呐在海洋中使用时,海洋中生存的浮游生物和贝类易黏附到声呐的表面,对声呐的探测效果造成干扰,严重时会使声呐失效。
2、海洋中有大量的水草的存在,声呐长时间沉在海洋中时声呐表面和用于保护声呐不被较大的海洋生物啃食的防护架上容易被水草缠绕,对回收声呐造成影响,可能导致声呐无法回收。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清洁式多波束前视声呐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声呐表面黏附水生生物和水草影响声呐回收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清洁式多波束前视声呐,包括防护架,所述防护架的内部安置有声呐本体,所述声呐本体的侧表面上依次设有第一清洁机构和第二清洁机构,所述第二清洁机构上设有用于清洁声呐本体前侧的第三清洁机构,所述防护架包括平行设置的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所述防护架的内部设有水草清除机构,且其上表面固定有吊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清洁机构包括设置在声呐本体内侧壁上的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安装有第一防水电动推杆,所述声呐本体的外侧壁上滑动设置有第一环形刮板,所述第一环形刮板的内侧连接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推槽,所述第一推板的一端贯穿第一推槽延伸到第一安装腔内并与其滑动连接,且其延伸到第一安装腔内的一端与第一防水电动推杆的驱动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声呐本体外侧壁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环形刮板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与第一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一T型滑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清洁机构包括设置在声呐本体内侧壁上的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安装有第二防水电动推杆,所述声呐本体的外侧壁上滑动设置有第二环形刮板,所述第二环形刮板的内侧连接有第二推板,所述第二安装腔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推槽,所述第二推板的一端贯穿第二推槽延伸到第二安装腔内并与其滑动连接,且延伸到第二安装腔内的一端与第二防水电动推杆的驱动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声呐本体外侧壁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环形刮板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与第二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二T型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海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海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83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