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振动防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8636.X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5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蔡文斌;张康;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28/00 | 分类号: | E21B28/00;E21B37/00;E21B41/00;E21B4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范巍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振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旋转振动防蜡装置,包括抽油杆,抽油杆位于油管中,抽油杆的下端连接筛管,抽油杆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多个扇叶盘,扇叶盘并能够沿抽油杆的周向转动。扇叶盘在油流的冲击下旋转,带动油流旋转形成涡流在油管中转播,防止了蜡在有管壁上聚结,起到了防蜡作用,同时扇叶的旋转还可以产生剪切作用从而降低原油黏度的作用;扇叶连接轴承卡座在抽油杆上,随抽油杆的上下冲程往返运动,也起到搅拌原油降黏的作用,同时扇叶在下冲程随抽油杆振动,带动油流振动,防止了蜡的聚集析出。室内试验表明,该旋转振动装置可以使原油粘度降低2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旋转振动防蜡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技术人员对清防蜡技术的研究已有多年,形成了多种清防蜡工艺方 法,主要包括化学清防蜡及物理清防蜡。化学防蜡剂可以将已沉积的蜡溶解 或分散开,使其在油井原油中处于溶解或小颗粒悬浮状态而随油井流出。化 学防蜡虽使用简单,效果相对较好,但其成本较高。
中国专利CN108559675A,公开日期2018年9月21日,公开了《一种 可溶性化学清蜡球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该专利是研制的一种新的化 学防蜡剂,但化学防蜡剂成本相对较高。
物理防蜡,其中包括用井下声波装置进行防蜡。文章编号为1000-3754 (2003)03-0061-02,在《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期刊上刊发了一篇《声波 降粘防蜡配套技术》,该方法介绍了一种安装在井下的用声波防止结蜡的装 置,但该装置只能接在泵下,不易串联多级使用,防蜡降粘有一定限度;其 次声波防蜡器喷嘴尺寸较小,井下落物有时易堵塞流道。最后由于声波防蜡 器的结构所限,在抽油井上应用时只能接在泵下,不易串联多级使用,因此 对井温梯度变化大的油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结蜡问题,仅起到使结蜡点上移 和延长洗井周期的作用。
发明内容
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防蜡降粘技术成本高以及声波防蜡局限性的问题,本 发明提供一种旋转振动防蜡装置,通过转动及振动结构设计,以达到采油过 程防蜡降黏的作用,延长检泵周期,减少采油过程工作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旋转振动防蜡装置,包括抽油杆,抽油杆位于油管中,抽油杆的下 端连接筛管,抽油杆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多个扇叶盘,扇叶盘并能够沿抽油 杆的周向转动。
优选的,所述扇叶盘的中心嵌置有转动轴承,扇叶盘通过转动轴承套设 在抽油杆上。
优选的,所述扇叶盘上设置有多片扇叶,扇叶的端部边缘设置有毛刷, 毛刷的端部与抽油管的管壁抵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轴承的内圈套设在抽油杆上并固接。
优选的,所述抽油管中设置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根据变介质型电容的 电压变化量确定蜡的析出量。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变介质型电容C2、定常电容C1、信号放大器 U1、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3;
定常电容C1和变介质型电容C2串联,信号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和输 出端分别连变介质型电容C2的两端,反相输入端并位于定常电容C1和变介质 型电容C2之间,信号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接地,电阻R1、电阻R3和电 阻R2串联,电阻R2接信号放大器U1的输出端,电阻R1和定常电容C1接 电源V1正极,电源V1负极接地。
优选的,所述变介质型电容C2的电容值确定方法如下:
其中,ε为变介质型电容的介电系数,S电容极板间相互覆盖面积,d电 容极板间距离。
优选的,所述变介质型电容C2的电压计算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86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