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对串珠进行全面打磨的盘珠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8879.3 | 申请日: | 2021-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4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明 |
主分类号: | B24B29/04 | 分类号: | B24B29/04;B24B41/00;B24B41/04;B24B47/04;B24B4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珠 进行 全面 打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对串珠进行全面打磨的盘珠装置,包括底座;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端,所述传动装置与动力系统连接;打磨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端,所述打磨装置与所述传动装置相配合;弹性适应结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端,所述弹性适应结构与所述传动装置相配合使串珠紧绷;本发明通过将两个小轮设置为传动轮解决了如何提高盘珠装置对串珠球珠的打磨效率和打磨效果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盘珠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对串珠进行全面打磨的盘珠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文玩界木珠、菩提子、佛珠、玉石等大多数玩物需要打磨抛光,目前多数采用手工打磨的方式完成,耗时费力,而且容易损坏。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电动打磨设备,节省人力,也有效地提高了打磨效率。
公开号为CN10962357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链珠打磨装置,包括机座,设置在机座顶壁上的主动轮、双头打磨器和盒式打磨器,设置在机座内部的主动轮驱动机构,设置在机座侧壁上的可调节整体长度的组合支撑板,以及设置在组合支撑板上的旋轮和旋轮驱动机构;双头打磨器包括固定在机座顶壁上的壳体和设置在壳体相对两侧端的两个板刷;盒式打磨器为两个,分别位于双头打磨器的两侧,盒式打磨器设有板刷,该板刷正对双头打磨器的一个板刷设置;旋轮和旋轮驱动机构设置在组合支撑板上,旋轮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环形沟槽以及突出于环形沟槽壁体表面的多条螺旋凸条。
上述方案中,盒式打磨器与双头打磨器对链珠进行打磨时,由于相邻球珠的阻挡,对链珠球珠远离连接线的表面的打磨效率远大于对链珠球珠靠近连接线的表面的打磨效率,若需要使链珠球珠的全部表面的打磨效果都符合标准,需要浪费很多时间,甚至对链珠球珠靠近连接线的表面的打磨依旧不符合标准。因此,需要一种可对串珠进行全面打磨的盘珠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如何提高盘珠装置对串珠球珠的打磨效率和打磨效果的技术问题,提供了可对串珠进行全面打磨的盘珠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对串珠进行全面打磨的盘珠装置,包括底座;传动装置,设置于底座上端,传动装置与动力系统连接;打磨装置,设置于底座上端,打磨装置与传动装置相配合;弹性适应结构,设置于底座上端,弹性适应结构与传动装置相配合使串珠紧绷,包括:传动装置包括:第一滚轮组,设置于底座上端;转动轮,设置于底座上端,转动轮与第一滚轮组相对设置,转动轮与第一滚轮组相配合;第一滚轮组包括:两个小轮,小轮外形相同,小轮设置于底座上端,两个小轮与转动轮成三角形设置,两个小轮与串珠相配合,两个小轮可与串珠的连接线相接,两个小轮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为串珠相邻球珠球心之间距离的整数倍;打磨装置包括:第一打磨装置,第一打磨装置设置于底座上端,第一打磨装置设置于第一滚轮组和转动轮之间,第一打磨装置与串珠相配合;第二打磨装置,第二打磨装置设置于底座上端,第二打磨装置设置于两个小轮之间,第二打磨装置与串珠相配合;第二打磨装置包括:往复运动结构,往复运动结构设置于底座上端,往复运动结构设置于两个小轮之间,往复运动结构设置于串珠内侧,往复运动结构的运动方向与串珠所在平面垂直;第二毛刷,第二毛刷的末端为直线状,第二毛刷的线端为直线,第二毛刷设置于底座上方,第二毛刷设置于往复运动结构靠近串珠的侧面上,第二毛刷设置于两个小轮之间,第二毛刷设置于串珠内侧,第二毛刷的线端与串珠所在平面垂直,第二毛刷的线端与串珠相接,第二毛刷与小轮的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为串珠相邻球珠球心之间距离的整数倍,第二毛刷的运动方向与串珠传动方向垂直。转动轮与第一滚轮组相配合对串珠进行传动。两个小轮与串珠相配合对串珠进行传动。第一打磨装置与串珠相配合对串珠进行打磨。第二打磨装置与串珠相配合对串珠进行打磨。第二打磨装置与第一打磨装置相配合使盘珠装置对串珠球珠不同位置表面的打磨同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明,未经王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88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调温调湿防护服
- 下一篇:铝合金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