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Ф22mm大规格热轧盘条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9340.X | 申请日: | 2021-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4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裴晓东;肖为站;耿伟领;吕爱军;石孜江;李文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鼎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18 | 分类号: | B21B1/18;B21B1/46;B21B37/00;B21B37/74;C22C33/06;C22C38/02;C22C38/04;C22C38/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3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22 mm 规格 热轧 生产 方法 | ||
1.一种Ф22mm大规格热轧盘条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转炉冶炼
将准备好的品质较好的废钢导入到转炉冶炼进行冶炼制成铁水,并采用拉碳操作工艺,出钢过程中依次加入铝铁;加入低碳锰铁、硫铁、磷铁和石灰,其冶炼的过程中采用采用高拉补吹,避免多次后吹,确保钢水不氧化,出钢成分以质量分数计含C≥0.15%、P≤0.025%、S≤0.035%,其出钢温度为1640~1660℃,出钢的时间≥4分钟,其出钢使采用双重挡渣板,对其表面浮渣进行挡渣;
S2、LF炉精炼
水进精炼炉后接通底吹管后强吹氩破渣壳,LF精炼过程中全程底吹氩气对钢水进行搅拌,根据氩站样酌情补加适量硫铁、磷铁、低碳锰铁、石灰,若碳低可使用适量高碳锰铁,调整至目标钢成分即可,根据定氧情况可加入适量铝铁,出站后对钢包底进行软吹氩气,软吹时间为40min,软吹后的开浇温度控制在1570~1610°C;
S3、连铸
连铸过程中全程采用保护浇注,使用易切削钢专用保护渣,对结晶器进行振动、开启电磁搅拌,连铸过程中采用弱冷模式,对铸坯凝固末端使用动态轻压下,连铸坯断面为270×300mm2;
S4、铸坯缓冷
采用铸坯堆垛缓冷,以防止铸坯出现开裂的现象;
S5、铸坯轧制
对连铸坯进行开坯,加热温度控制在1000~1350°C,空燃比控制在0.5~0.7,总加热时间为250min,其中,分为两次加热段,均热段温度为1250~1350°C,加热时间为60min,开坯断面为150×150mm2;
S6、吐丝
根据其轧制的规格,对其铸坯进行吐丝,使其成为热轧盘条;
S7、降温
通过相对应的降温设备将其热轧盘条进行降温;
S8、盘条包装
盘条打捆过程中两端增加防护板,打捆压力为14~20t,打捆完成后盘条套外防护塑料包装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Ф22mm大规格热轧盘条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按水钢内控目标规定的成品成分的中下限控制,转炉冶炼的成分控制目标值以质量分数计为C含量为:0.25%~0.35%、Si含量为:0.15%~0.18%、Mn含量为:0.60%~0.70%、Cr含量为:0.65%~0.75%、P含量为:0.025%、S小于0.0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Ф22mm大规格热轧盘条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根据钢水到精炼炉温度后,采用相应的供电功率化渣,在供电8min内形成白渣,并保持白渣时间不小于10min,根据炉内温度、钢水硫含量和化渣情况调节合成渣用量,采用电石白渣其精炼过程调节除尘风机风量保证微正压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Ф22mm大规格热轧盘条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结晶器钢水面波动控制在±10mm,拉坯速度为1.8±0.05m/min,起步拉速为1.0m/min,正常工作拉速为1.50~1.70m/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Ф22mm大规格热轧盘条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两次加热段的限定为加热一段温度为1100~1150°C、加热时间为120min,加热二段温度为1080~1130°C、加热时间为8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Ф22mm大规格热轧盘条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其轧制规格为φ22mm,轧制控制出预穿水温度为750°C~850°C,吐丝温度为700°C~800°C。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Ф22mm大规格热轧盘条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热轧盘条的降温温度至30~4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Ф22mm大规格热轧盘条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中的控制挤压速度为0.01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鼎重工有限公司,未经金鼎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934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