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设备主机箱的智能固定底脚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9698.2 | 申请日: | 2021-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3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青松 |
主分类号: | F16M3/00 | 分类号: | F16M3/00;F16M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78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 设备 主机 智能 固定 | ||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计算设备主机箱的智能固定底脚,包括外壳,外壳内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脚轮,脚轮的两侧设置有三角支架,三角支架远离脚轮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块,活动块的内部耦接有升降丝杆,活动块远离三角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齿条,内齿条的外侧啮合连接有配合轮,配合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外齿条,外齿条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扣,固定扣的下方活动连接有承重杆。该计算设备主机箱的智能固定底脚,通过升降丝杆驱动活动块位于底部时,脚轮位于最低位置,同时缓冲脚收起,机箱可随意搬动,到固定位置后,只需驱动升降丝杆降下缓冲脚即可收起底脚,完成固定,而不会随意滚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设备主机箱的智能固定底脚。
背景技术
机箱即放置与固定计算设备的外部容器,为保证内部电子器件的运行环境,至少应具有通风减震,防冲击等功能,同时应计算设备安装与移动需求,部分机箱还需安装特定的固定式或可移动的底脚。现有的工业生产常用的机箱为节约成本,对底脚要求较低,移动式底脚常直接采用滑轮代替,这使得移动后固定十分麻烦,只能卡住底部滚轮或外部固定,同时如底部采用绝缘滚轮时,还会面临箱体静电不易向下导出等问题,这在一些精密设备制造中易被忽视而引发重大生产事故。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依智能制造发展要求,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主机箱的智能固定底脚,可变换移动或接地式模式,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可变换移动或接地式模式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设备主机箱的智能固定底脚,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脚轮,所述脚轮的两侧设置有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远离脚轮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内部耦接有升降丝杆,所述活动块远离三角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齿条,所述内齿条的外侧啮合连接有配合轮,所述配合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外齿条,所述外齿条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的下方活动连接有承重杆,所述承重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脚,所述缓冲脚的下方设置有稳定条。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部中空,底部开设有与脚轮形状适配的开槽。
优选的,所述三角支架为与脚轮平行的倒三角设置,下部设置有轴承与脚轮转轴耦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内设置有弹簧珠与升降丝杆上的螺纹适配。
优选的,所述升降丝杆上端延伸出外壳并与有源驱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齿条与外齿条分别啮合在配合轮两侧,其均设置于外壳内部的垂直槽道内。
优选的,所述缓冲脚为水平设置的长条状,其上端向中心收缩与承重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脚内设置有永磁块与稳定条上端磁块适配。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主机箱的智能固定底脚,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计算设备主机箱的智能固定底脚,通过升降丝杆驱动活动块位于底部时,脚轮位于最低位置,同时缓冲脚收起,机箱可随意搬动,到固定位置后,只需驱动升降丝杆降下缓冲脚即可收起底脚,完成固定,而不会随意滚动。
2、该计算设备主机箱的智能固定底脚,通过垂直设置升降丝杆作为驱动,相比直接在底脚内设置有源器件,不会干涉水平安装,同时避免驱动部件在底部与地面产生不必要的摩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搬送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主要结构俯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青松,未经李青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96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