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载CD73抗体和阿霉素的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000301.0 申请日: 2021-08-30
公开(公告)号: CN113440610B 公开(公告)日: 2021-12-28
发明(设计)人: 郭红梅;祁同同;林贵梅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9/395 分类号: A61K39/395;A61K31/704;A61K9/127;A61K47/60;A61P35/00
代理公司: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代理人: 孙维傲
地址: 250012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cd73 抗体 阿霉素 脂质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共载CD73抗体和阿霉素的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共载CD73抗体和阿霉素的脂质体内为包裹有阿霉素的脂质核心,脂质核心外修饰有CD73抗体,并且CD73抗体通过偶联在磷脂PEG活性酯胶束上,然后修饰于脂质核心表面。本发明提供的共载CD73抗体和阿霉素的脂质体降低了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阿霉素的耐药性和毒副作用,改善阿霉素在体内的生物分布,提高生物利用度,并扭转了三阴性乳腺癌肿瘤内的免疫微环境,使其转化为热肿瘤,实现了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较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共载CD73抗体和阿霉素的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多种癌症中所占比率位居首位。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是其中的一种亚型,其病理组织学分级较差,恶性程度高,肿瘤组织生长很快,一旦发病,进展迅速,肿瘤容易出现早期的复发转移,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侵袭性强,简单来说,就是特别容易通过血液或淋巴转移到身体的其他组织,主要表现为内脏转移(肺转移和肝转移)和脑转移。并且它的临床预后较差,对于各种治疗方案均不敏感,治疗效果不理想。目前常用的局部治疗即为手术治疗,但三阴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后局部复发率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率均高于非三阴乳腺癌。因此,肿瘤大小、局部淋巴结状况等常用的局部尺度也难以评估三阴乳腺癌的预后。以及目前针对恶性肿瘤治疗中较为成熟的内分泌治疗及针对HER2基因的分子靶向治疗对三阴乳腺癌均无效。因此,需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阿霉素(DOX)属于蒽环类药物,抗瘤谱广,抗瘤作用强,疗效确切,不仅能杀死肿瘤细胞,还能促进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 ICD),但临床上应用的化疗药阿霉素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副作用,如引起脱发、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等,特别是心脏毒性是这类药物最严重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而且长期的阿霉素化疗会导致耐药性。

发明内容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目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案多为免疫和化疗相结合,但由于三阴性乳腺癌的肿瘤微环境相当于免疫耗尽(cold)的状态,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不敏感。由于TNBC免疫衰竭(cold)的微环境,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也受到限制。同时,肿瘤缺氧诱导广泛的代谢和免疫变化网络有利于肿瘤的生长和进展,缺氧限制了能量来源的可用性,并诱导细胞外ATP的积累,随后是腺苷的积累。细胞外ATP会迅速降解为腺苷,腺苷与P1嘌呤能受体(也称为腺苷能受体)结合,以阻碍免疫细胞浸润和激活。为此,为了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发明人进行了以下设想,包括将TNBC由冷肿瘤向热肿瘤状态的转化,也就是将TNBC肿瘤内部的环境从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免疫细胞转变为含有较多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巨噬细胞等,以实现最大效果的发挥抗癌作用,同时,阻断腺苷通路以有效逆转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作用。

与以上设想不谋而合的,发明人发现CD73在肿瘤微环境的癌细胞、DC细胞、Treg细胞、NK细胞、MDSC、TAM等多种细胞系表面均有表达。并且CD73的表达收到低氧诱导因子-1(HIF-1)、TGF-β、EGFR、AKT、β-catenin等分子的调控。与肿瘤病人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CD73主要通过腺苷通路产生抗肿瘤免疫抑制作用,促进肿瘤的生长,转移及血管新生。此外,CD73还参与抗肿瘤药物耐药性产生,为肿瘤治疗带来极大挑战。基于此,发明人尝试阻断CD73能量通路,采用CD73抗体与阿霉素协同给药以尝试应用于对于三阴乳腺癌的治疗。但是出乎意料的,以组合物以及制备成偶联物的给药形式难以发挥预期的理想效果,表现为虽然能够提高免疫化疗的敏感性,但是阿霉素的心脏毒性以及耐药性的改善并不明显,对于三阴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仍有待提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03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