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氧化铁/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0315.2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7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李爽;邵旗招;罗敏;张瑞莹;邓洁;刘慧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11/30 | 分类号: | H01G11/30;H01G11/46;H01G11/24;H01G11/86;C01G4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茹;王锋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氧化铁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纳米氧化铁/铜复合材料于制备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铁/铜复合材料包括Fe3O4纳米颗粒和铜纳米球,所述铜纳米球的粒径为100-150nm;
所述纳米氧化铁/铜复合材料中铜纳米球与Fe3O4纳米颗粒的摩尔比为5:1;
在电流密度为1A/g的三电极体系测试时,所述纳米氧化铁/铜复合材料的比电容为957-1126F/g;
在电流密度为1A/g的双电极体系测试时,所述纳米氧化铁/铜复合材料的比电容为513-558F/g,功率密度为500-550W/Kg,能量密度为71.25-78.32Wh/Kg;
所述纳米氧化铁/铜复合材料在电流密度为20A/g的条件下连续循环2000次后,其电容保留率在80%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铁/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使包含铜源、铁源、乙酸盐和溶剂的混合反应体系于180-200℃发生水热反应15-20h,制得纳米氧化铁/铜复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铁/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将铜源、铁源分别溶于溶剂形成铜源溶液、铁源溶液,之后混合搅拌30-60min,再加入乙酸盐混合继续搅拌30-60min,形成所述混合反应体系;
其中,所述铜源选自氯化铜、硫酸铜、碳酸铜、硝酸铜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铁源选自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柠檬酸铁铵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乙酸盐选自乙酸钠、乙酸钾、乙酸胺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溶剂选自乙二醇;所述铜源与铁源的摩尔比为5:1;所述乙酸盐与铜源的摩尔比为4:1-10:1。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铁/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水热反应完成后,对所获产物进行洗涤、干燥处理;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采用蒸馏水对所获产物进行洗涤,直至洗涤所获滤液呈中性;所述干燥处理的温度为60-100℃,时间为12-24h。
5.一种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氧化铁/铜复合材料。
6.一种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氧化铁/铜复合材料;
以及,将所述纳米氧化铁/铜复合材料、导电剂与粘合剂混合形成浆料,之后将所述浆料施加于基底材料表面,制得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选自乙炔黑和/或高导电碳黑;所述粘合剂选自聚四氟乙烯粘合剂;所述纳米氧化铁/铜复合材料、乙炔黑与粘合剂的质量比为70-80:15-20:5-10;所述基底材料选自泡沫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浆料施加于基底材料表面后,进行压制、干燥处理,制得所述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大学,未经西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031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