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LS-DYNA与TrueGrid联合仿真的水下航行器电池架结构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0460.0 | 申请日: | 2021-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1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卢丞一;王雪飞;田文龙;毛昭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3;G06T17/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西安凯多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90 | 代理人: | 高凌君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ls dyna truegrid 联合 仿真 水下 航行 电池 结构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LS‑DYNA与TrueGrid联合仿真的水下航行器电池架结构优化方法,针对水下航行器电池架,通过LS‑DYNA仿真分析找出其结构中不合理之处,通过TrueGrid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反复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改善电池架力学性能、提高设计的效率和降低设计成本的目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LS-DYNA与TrueGrid联合仿真的水下航行器电池架结构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力水下航行器在军民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其中,水下航行器在入水冲击初期的瞬间过程中会遭受巨大的冲击载荷,可能对壳体结构以及携带的仪器设备造成很大的危害。水下航行器在运输的时候也会受到随机振动,可能对其内部精密仪器和动力电池造成影响;同时,当水下航行器工作时,动力电池处于以下特定环境:电池处于大电流工作状态,内部发热较为严重;电池处于密封环境工作,散热规格受限,导致电池外界环境温度较高;根据电池舱的密封情况,电池可能处于湿度较高的环境。
由此可见,水下航行器电池舱所处环境相对较为苛刻,对电池架结构的力学性能与散热性能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并且需要进行大量的结构设计工作,然而目前,对水下航行器电池架结构优化的研究较少,仍处于初期阶段。因此,此时就需要一种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方法,来提高设计的效率,降低设计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基于LS-DYNA与TrueGrid联合仿真的水下航行器电池架结构优化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LS-DYNA与TrueGrid联合仿真的水下航行器电池架结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水下航行器电池架的结构参数建立三维几何模型;此处结构参数指电池架的长宽高,电池槽尺寸,加强筋的厚度,热桥的厚薄等几何尺寸;
S2.利用S1建立的三维几何模型,建立所述电池架的TrueGrid参数化有限元模型;
S3.将S2建立的TrueGrid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导入LS-DYNA中,仿真得到所述电池架的应力云图;
S4.根据S3得到的应力云图,确定所述电池架的优化部位及优化方案;优化部位指的是电池架需要优化的结构部位,优化方案是指如何进行优化来减少应力集中等问题
S5.通过修改TrueGrid参数化命令流,得到优化后电池架的TrueGrid参数化有限元模型;
S6.将S5得到的TrueGrid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导入LS-DYNA中,仿真得到优化后电池架的应力云图;
S7.将S6得到的应力云图与目标应力云图进行对比:
若力学性能达到目标力学性能,则执行S8;
若力学性能未达到目标力学性能,则根据对比结果,调整所述电池架的优化部位及优化方案,返回S5;
目标力学性能与水下航行器的规格、工况及作业环境有关,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目标力学性能进行调整。
S8.选取达到目标力学性能的结构方案作为所述水下航行器电池架结构的优化方案。
进一步地,S2具体为:
S21.根据S1建立的三维几何模型,确定建立有限元模型所需的全部结构参数;此处结构参数包括几何尺寸、网格尺寸以及网格分区方式等;
S22.编写水下航行器电池架的TrueGrid参数化命令流,对模型进行全参数化设计;
S23.将步骤S22中编写的命令流导入TrueGrid中,生成水下航行器电池架的有限元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04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