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粪便移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0581.5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3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薇;蔡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邱云雷 |
地址: | 43007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粪便 移植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粪便移植装置,其包括胶囊以及磁吸部,胶囊包括磁吸辅件以及胶囊本体,胶囊本体与磁吸辅件连接,胶囊本体具有一壳体,该壳体内具有药液腔以及排液管道,药液腔与排液管道连通,排液管道内具有第一导流结构,第一导流结构具有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当第一导流结构位于第一位置时,排液管道与外界不连通,当第一导流结构位于第二位置时,排液管道通过壳体与外界连通;磁吸部用于与磁吸辅件磁性连接。该粪便移植装置结构简单,不仅可以实现在肠道内缓慢释放药液,而且由于磁吸辅件和磁吸部的设置,可以将磁吸部设置在外界,来将磁吸辅件吸附在肠壁上,使得整个胶囊本体在未完全释放药液前不易排出到外界去。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粪便移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粪便移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粪菌移植作为重建肠道菌群的有效手段,已用于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炎症性肠病、顽固性便秘、代谢病、肠道免疫缺陷、肠道过敏等多种菌群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和探索性研究,并被认为是近年的突破性医学进展。粪菌给入途径分为上消化道、中消化道、下消化道三种途径。上消化道途径主要指口服粪菌胶囊;中消化道途径包括通过鼻肠管、胃镜钳道孔、经皮内镜胃造瘘空肠管;下消化道途径包括结肠镜、灌肠、结肠造瘘口、以及经内镜肠道植管术(transendoscopicenteral tubing,TET)等。医生应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和各种途径的特点选择其最合适的输入途径。粪菌移植的状态可分为新鲜、冻存和发酵三种形式。由于粪菌移植的安全性成为临床决策的首要考虑因素,因此,为了分离一份优质的不含病菌的粪菌群,对捐粪者的要求很高,至少近3-6个月内没有发生腹泻、没有使用过抗生素,而且必须没有传染病和胃肠道疾病,另外,还有包括年龄、生理、病理、心理、诚信、时间、环境等方面的限制条件。
相关技术中,一般采用从肛门把药液推进肠道,或者采用从腹部注射进肠道的方式。
但是,上述方法都会在肠道内快速将药液释放出来,由于人的排泄作用,会将一些药液内的粪菌排出,很难附着在肠道上,或者说附着在肠道上的粪菌较少,不易重建肠道菌群。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粪便移植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会在肠道内快速将药液释放出来,不易重建肠道菌群的问题。
提供了一种粪便移植装置,其包括:胶囊以及磁吸部,所述胶囊包括:
磁吸辅件;
胶囊本体,其与所述磁吸辅件连接,所述胶囊本体具有一壳体,该壳体内具有药液腔以及排液管道,所述药液腔与所述排液管道连通,所述排液管道内具有第一导流结构,所述第一导流结构具有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一导流结构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排液管道与外界不连通,当所述第一导流结构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排液管道通过壳体与外界连通;
所述磁吸部用于与所述磁吸辅件磁性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药液腔包括第一药液腔、第二药液腔、第三药液腔以及第二导流结构,所述第一药液腔与所述第二药液腔连通,所述第三药液腔与所述排液管道连通,所述第二导流结构也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二导流结构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药液腔和第三药液腔不连通,当所述第二导流结构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药液腔和第三药液腔连通。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药液腔具有一流通管道,该流通管道连通所述第二药液腔和第三药液腔;
所述第二导流结构包括阀塞以及与阀塞连接的阀座,当所述阀座与流通管道靠近所述第三药液腔的一端贴合,且当阀塞位于所述流通管道内时,所述第二导流结构位于第一位置;
当所述阀座与流通管道靠近所述第三药液腔的一端不贴合,且当阀塞脱离所述流通管道内时,所述第二导流结构位于第二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05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