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折叠式电路板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0725.7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3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阁;朱红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1/18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卜另北 |
地址: | 2264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缓冲 功能 折叠式 电路板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折叠式电路板结构,包括印制板,所述印制板上固定设置有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折叠设置为底层、中层和上层,所述上层通过底层与中层连接设置,所述底层的一端通过折弯板Ⅰ与上层一端连接,所述上层另一端通过缓冲组件Ⅰ与中层支撑连接,所述底层的另一端通过折弯板Ⅱ与中层一端连接,所述中层的另一端通过缓冲组件Ⅱ与底层支撑连接,所述底层固定设置在印制板上。本发明通过柔性电路板折叠成底、中、上三层,有效地节省了电路板的空间,达到了小型化的目的,再通过缓冲组件Ⅰ和缓冲组件Ⅱ支撑于底、中、上三层之间,提高了层与层的稳定性和抗振性,简化了折叠装配的过程,保证了电路板的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路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折叠式电路板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使电子信息技术向高速度、多功能、大容量、小体积、薄型化、轻量化方向进行发展,目前已有柔性电路板作为元器件的线路连接。由于柔性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故柔性电路板通过折叠分层,可以显著节省空间。
经过检索,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号CN210381463U,公告日2020年04月21日,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柔性电路板,文中提出“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自左向右分别分为第一部分电路板、第二部分电路板、第三部分电路板以及第四部分电路板;所述第一部分电路板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部分电路板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之间还设置有卡件;所述第三部分电路板设置有两个卡件,位于两个卡件中间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部分电路板设置有卡件;所述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三凸起以及第四凸起的形状大小相同”,此现有技术虽能提高柔性电路板的稳定性,但此现有技术的四部分电路板是通过卡件进行折叠的,而卡件装配较为复杂,且卡件是通过卡件头及支撑杆卡入通孔内的,卡件头及支撑杆极易损伤到柔性电路板,而影响电路板的正常使用。为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折叠式电路板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阶段柔性电路板折叠装配过程复杂,且极易损伤柔性电路而影响电路板正常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折叠式电路板结构,包括印制板,所述印制板上固定设置有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折叠设置为底层、中层和上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通过底层与中层连接设置,所述底层的一端通过折弯板Ⅰ与上层一端连接,所述上层另一端通过缓冲组件Ⅰ与中层支撑连接,所述底层的另一端通过折弯板Ⅱ与中层一端连接,所述中层的另一端通过缓冲组件Ⅱ与底层支撑连接,所述底层固定设置在印制板上。
其中,所述缓冲组件Ⅰ包括黏性泡棉Ⅰ,所述黏性泡棉Ⅰ设置在上层和中层之间,使上层在黏性泡棉Ⅰ的支撑下稳定地折叠在中层上方,所述缓冲组件Ⅱ包括黏性泡棉Ⅱ,所述黏性泡棉Ⅱ设置在中层和底层之间,使中层能够在黏性泡棉Ⅱ的支撑下稳定地折叠在底层上端。
所述黏性泡棉Ⅰ的高度与黏性泡棉Ⅱ高度相等,所述上层通过黏性泡棉Ⅰ与中层构成盒状结构的电路件Ⅰ,所述中层通过黏性泡棉Ⅱ与底层构成盒状结构的电路件Ⅱ,所述电路件Ⅰ的结构与电路件Ⅱ的结构相等,使电路件Ⅰ和电路件Ⅱ能够安装上数量相等的元器件,继而节省了大量的空间。
所述折弯板Ⅰ的高度大于折弯板Ⅱ的高度,使上层能够在折弯板Ⅰ的折弯下折叠在中层的上方。
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柔性电路板折叠成底、中、上三层,有效地节省了电路板的空间,达到了小型化的目的,再通过缓冲组件Ⅰ和缓冲组件Ⅱ支撑于底、中、上三层之间,使底、中、上三层在缓冲组件Ⅰ和缓冲组件Ⅱ支撑缓冲下提高了层与层之间的稳定性和抗振性,在简化了折叠装配过程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柔性电路板的减振效果,避免了元器件之间的晃动,保证了电路板的正常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07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