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絮凝剂生产用试验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2227.6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7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夏侯冬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丽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B01D29/96;B01D29/09;B01F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陈章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絮凝 生产 试验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絮凝剂生产用试验检测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检测腔和开口向上的污水腔,所述污水腔的下侧面内设有贯通至所述检测腔内的污水流道,并且所述污水流道内设有一号球阀,本发明能够对絮凝剂作用所获得的沉淀物进行称重,并且本发明能够对经过絮凝作用的水进行滤纸过滤,将过滤获得的颗粒物与经过絮凝作用所获得的沉淀物的质量进行对比即可完成对絮凝剂效果的测试;本发明内设有污水腔,并且本发明在测试前会对污水腔进行搅拌,使得从污水腔流入测试腔的污水质地均匀,便于计算测试结果;本发明在单次测试完成后能够自动的对滤纸进行更换,提高了本发明的自动化程度,并且提高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絮凝剂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絮凝剂生产用试验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利用其聚合性质使得位于污水中的颗粒集中,并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分离出来,一般为达到这种目的而使用的药剂,称之为絮凝剂。
目前生产絮凝剂的厂商对絮凝剂样品的检测办法一般为将经过絮凝剂作用的液体送至实验室进行测验,以对液体中残留的颗粒物进行含量检测,此种办法虽然准确率有所保障,但是测试效率较低,并且测试的成本较高,同时从送检至出结果的流程较长,该种测试办法会降低絮凝剂产品更新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絮凝剂生产用试验检测设备,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絮凝剂生产用试验检测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检测腔和开口向上的污水腔,所述污水腔的下侧面内设有贯通至所述检测腔内的污水流道,并且所述污水流道内设有一号球阀,所述外壳内设有电机腔,所述电机腔的下侧面固设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的上侧面安装有延伸至所述检测腔内的一号转动轴,并且所述一号转动轴的上端安装有一号搅拌叶,所述电机腔的下侧面安装有贯通至所述污水腔内的二号转动轴,所述二号转动轴的上端安装有二号搅拌叶,所述一号转动轴与所述二号转动轴通过一号同步带进行连接,所述外壳内设有药品仓,所述药品仓内存放有絮凝剂,并且所述药品仓内设有贯通至所述检测腔内的给液孔,所述给液孔内设有二号球阀和流量传感器,所述检测腔的右侧面内设有齿槽,所述齿槽位于所述一号搅拌叶的上侧,所述检测腔内上下滑动连接有集成板,所述集成板的右侧面固设有延伸至所述齿槽内的连接块,所述外壳的上侧面固设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下侧面安装有贯穿至所述齿槽内并与所述连接块螺纹连接的一号螺纹轴,所述集成板内设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能够通过滤纸过滤经过絮凝剂作用的污水,所述外壳的左侧面固设有两个承载块,所述承载块之间转动连接有承载轴,所述承载轴上绕设有滤纸卷,所述外壳内设有通过所述滤纸卷以自动化更换所述集成板内滤纸的更新装置,所述检测腔的下侧面固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上侧面抵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内设有上下贯通的以供所述一号转动轴通过的贯通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检测腔的左侧面内设有向左贯通的排污孔,所述排污孔内设有三号球阀,所述检测腔的后侧面内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通过软管连接于自来水管,并且所述进水孔内设有四号球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设于所述集成板内开口向上的一号空腔,所述一号空腔的下侧面内设有向下贯通的二号空腔和三号空腔,所述三号空腔位于所述二号空腔的右侧,所述二号空腔的四个侧面内设有相互连接的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向左贯通所述集成板,所述矩形槽的后侧面内设有三号电机,所述三号电机的前侧面安装有转动连接于所述矩形槽前侧面内的一号夹持轴,所述一号夹持轴位于所述二号空腔的右侧,所述矩形槽的前后侧面内转动连接有二号夹持轴,所述二号夹持轴位于所述二号空腔的左侧,所述矩形槽的前侧面与后侧面内转动连接有数个三号夹持轴,所述三号夹持轴位于所述二号夹持轴和所述一号夹持轴之间,并且所述三号夹持轴不会延伸至所述二号空腔内,所述三号夹持轴、所述二号夹持轴和所述一号夹持轴通过二号同步带进行连接,当所述三号电机通电时会带动所述一号夹持轴转动,所述一号夹持轴转动时通过带动所述二号同步带使所述三号夹持轴和所述二号夹持轴同步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丽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丽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22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