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消除炉辊表面结瘤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3428.8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8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江欢;吴德东;袁家明;余林;阚海豹;吴笑风;陈红;胡笛;唐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钢(合肥)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B24B49/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巧婵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消除 表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消除炉辊表面结瘤的方法,包括S1:发现钢带表面出现有辊印;S2:锁定携带结瘤的炉辊位置;S3:使用控制台控制结瘤所在区域的辊组内相邻炉辊差速转动或单个炉辊变加速转动;S4:观察钢带上辊印是否消失,如果消失则恢复生产,如果未消失返回执行S3步骤。不开启连续退火炉即可快速消除炉内结瘤方法,快速处理掉结瘤,保证生产持续进行,降低处理结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轧连续退火热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消除炉辊表面结瘤的方法。
背景技术
冷轧带钢退火处理是冷轧板生产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连续退火的核心设备单元,退火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力学性能。连续退火机组是由多个不同辊径的炉辊组组成的连续自动生产线。生产时,将带钢的前后卷通过焊机焊接在一起,进行连续生产。整个退火的工艺包括预热段、加热段、均热段、缓冷段、快冷段、过时效段、终冷段和水淬段,带钢在炉内是以炉辊作为载体进行连续运行的,但是炉内不同辊径的炉辊众多,每个炉辊都与带钢接触,因此每个炉辊都有可能使得钢带产生辊印。
一般情况下,钢带表面上的炉印是在生产过程中,粘附在焊缝处的焊渣或者热轧产生的翘皮粘附到炉辊表面,炉辊在传输带钢时,在钢带表面上产生周期性的炉辊辊印。由于连续退火炉中炉室属于密封的空间,里面充满氮气和氢气,人无法通过进入炉内处理结瘤。因此一旦钢带表面上的产生辊印,一般都会造成批量产品不符合要求。如果结瘤无法在线处理掉,就需要开炉,人工进入炉内处理,每次开炉和起炉的成本大约在30万,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1、要消除的问题
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开启连续退火炉即可快速消除炉内结瘤方法,快速处理掉结瘤,保证生产继续进行。
2、技术方案
为消除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消除炉辊表面结瘤的方法,包括S1:发现钢带表面出现有辊印;S2:锁定携带结瘤的炉辊位置;S3:使用控制台控制结瘤所在区域的辊组内相邻炉辊差速转动或单个炉辊变加速转动;S4:观察钢带上辊印是否消失,如果消失则恢复生产,如果未消失返回执行S3步骤。
优选的,S2步骤中,测量携带辊印的钢带上相邻辊印的长度,依据该长度计算粘接着结瘤的炉辊直径,对照辊径表锁定携带结瘤的炉辊位置。
优选的,S3步骤中,差速转动是指利用控制台调控所述辊组中携带结瘤的炉辊和与其相邻的炉辊转速,使得位于前部炉辊转速大于位于后部炉辊转速,来增大钢带的张力,在炉辊转动时将结瘤压入钢带内部,并随钢带移动从所述炉辊上脱离。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变速转动是指携带结瘤的炉辊以一定加速度增加或降低转速,使之与钢带之间产生相对位移,辅助压入钢带内的结瘤从所述炉辊上脱离。
优选的,所述相邻炉辊差速转动时的速度差为0.05~1m/s。
优选的,所述单个炉辊变加速转动的加速度为0.05~0.15m/s2。
优选的,使用S5步骤替换S3步骤,S6:使用所述辊组内的纠偏辊带动钢带在所述炉辊上沿着炉辊轴向往复摆动,周期摆动的钢带推动结瘤沿着所述炉辊轴向移动,直至从所述炉辊边缘处脱落。
优选的,使用S6步骤替换S3步骤,S6:控制所述辊组内反复调换炉辊转动方向,使得钢带在所述辊组反复建立或卸除张力,在此过程中,结瘤因与钢带反复摩擦而掉落。
优选的,S1步骤后,降低钢带传输速度,并相对应的降低退火炉温度。
优选的,用于连续退火炉中,清除炉辊上结瘤。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钢(合肥)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马钢(合肥)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34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