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却系统模态频率识别方法及测试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3979.4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4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罗鑫;丁文敏;钟秤平;陈清爽;林胜;罗轶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南昌旭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50 | 代理人: | 彭琰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系统 频率 识别 方法 测试 工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系统模态频率识别方法及测试工装,该识别方法包括测量冷却系统的长度和宽度、GOR框架的长度和宽度以及防撞梁的长度和宽度,按照设定的扭矩将冷却系统、GOR框架以及防撞梁按照整车状态进行装配得到前端模块,将前端模块预装于冷却系统模态频率测试工装上进行装配,以模拟所述前端模块的整车装配状态,安装及调试激振器,根据测量的冷却系统、GOR框架和防撞梁各自的长度和宽度及所在坐标,在Simcenter Testlab软件中对其进行建模,根据建模位置布置加速度传感器,利用激振器进行模态测试,用PolyMax Modal Anasysis进行模态识别。本发明的识别方法及测试工装能快速有效的识别冷却系统模块频率,为冷却系统模态与发动机怠速激励合理避频提供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系统模态频率识别方法及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模块化设计已经成为衡量各大主机厂设计能力的关键指标。模块化设计使系统集成性更高,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和装配成本。车辆动力及舒适性配置的不断增加随之也带来了冷却系统的布置和安装问题,冷却系统模块化极大的优化了布置和安装问题,对汽车轻量化也有一定贡献,但对整车上进行冷却系统模态识别造成了一定干扰,冷却系统模态频率与发动机模态频率避频问题成为优化怠速抖动的关键因素之一。模态分析对于提高汽车的可靠性和NVH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整车状态下冷却系统由于重力作用对减震垫压缩量较难计算,实际等效动刚度计算较为困难,导致CAE分析结果与实际模态结果有较大差异,不能快速准确的识别冷却系统模态频率,无法有效规避与发动机怠速耦合引起的共振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系统模态频率识别方法及测试工装,可以快速准确识别冷却系统模态频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冷却系统模态频率识别方法,包括:
测量冷却系统的长度和宽度、GOR框架的长度和宽度以及防撞梁的长度和宽度;
按照设定的扭矩将冷却系统、GOR框架以及防撞梁按照整车状态进行装配得到前端模块;
将前端模块预装于冷却系统模态频率测试工装上进行装配,以模拟所述前端模块的整车装配状态;
安装及调试激振器,根据测量的冷却系统、GOR框架和防撞梁各自的长度和宽度及所在坐标,在Simcenter Testlab软件中对其进行建模;
根据建模位置布置加速度传感器,利用激振器进行模态测试,用PolyMax ModalAnasysis进行模态识别。
进一步的,所述测量冷却系统的长度和宽度的步骤中包括测量中冷器的长度和宽度、散热器的长度和宽度以及冷却风扇的长度和宽度。
进一步的,在Simcenter Testlab软件中对其进行建模的步骤之后,还包括通过启动激振器工作对两侧测点进行互异性检查。
一种冷却系统模态频率测试工装,用于固定整车的前端模块,所述前端模块包括GOR框架、冷却系统和防撞梁,所述GOR框架包覆所述冷却系统的四周,用于实现所述的冷却系统模态频率识别方法,所述测试工装包括:
至少两组工装支架,分布于所述前端模块的两侧,所述GOR框架固定于所述工装支架之间,所述冷却系统固定于所述GOR框架内,所述防撞梁固定于所述工装支架的一侧,以模拟所述前端模块的整车装配状态;
固定块,用于固定激振器,所述激振器连接所述冷却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系统包括中冷器、散热器以及冷却风扇,以设定的扭矩将中冷器、散热器、冷却风扇、GOR和防撞梁按照整车正常状态进行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39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