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湿热聚氨酯胶、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7281.X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7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陈炼;李阜阳;茅琦;陈洪野;吴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4 | 分类号: | C09J175/04;C09J175/06;C09J175/08;C09J11/06;C09J7/30;C08G18/44;C08G18/42;C08G18/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刘二艳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热 聚氨酯 保护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湿热聚氨酯胶、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高耐湿热聚氨酯胶,按重量份计,包含如下组分:聚氨酯树脂100份、固化剂5‑20份、抗静电剂0.1‑2份、抗氧化剂0.1‑2份、催化剂0.1‑2份、表面活性剂0.1‑3份;其中,所述聚氨酯胶水由质量比为(60~90):(10~40):(1~20)的聚碳酸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和其他聚酯多元醇制备成。本发明的高耐湿热聚氨酯胶,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耐水解性、耐氧化性、耐磨性,能够经过长时间高温高湿环测无白雾、圈印等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保护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聚氨酯胶、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高耐湿热聚氨酯胶、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车载屏幕保护膜的使用量大幅度增加,对保护膜的耐侯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常用的保护膜有硅胶系保护膜、亚克力系保护膜、聚氨酯(PU)系保护膜,但是,保护膜硅胶系容易发生硅转移影响产品外观,亚克力系保护膜模切时容易出现掉粉现象,不利于客户使用,目前市场上的PU保护膜普遍能够做到针对AF镀层屏幕60℃*90%RH*72h测试无污染,但车载屏幕多为素玻璃,表面无镀层,水滴角更小,且放置运输所经时间更长,因此对环测的要求更高,开发一款高耐湿热的PU保护膜有较大意义。
CN111732925A公开了一种改性PU胶、耐候性优良的改性PU胶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改性PU胶,按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主胶100份、固化剂6-15份、抗静电剂0-2份、硬树脂0.25-10份、含F羟基树脂0.5-5份、表面润湿剂0-2份、溶剂100份;所述主胶为聚氨酯树脂,所述主胶的分子量为50000-85000。该发明的改性PU胶保护膜在常温贴合(车载玻璃、素玻璃)5天,60℃、90%RH下环测3天(素玻璃),85℃、85%RH下环测5-10天(车载玻璃、AF触控屏玻璃、素玻璃)后,玻璃表面无析出、无发雾、无圈印,且贴合在玻璃面上排气性好、剥离力小、易于剥离,可供素玻璃以及AF玻璃制程保护和出货保护。该发明改性PU胶保护膜通过添加硬树脂与主树脂共混提高PU胶tg,提升材料的耐温性;添加含F羟基树脂与主胶交联,含F段随溶剂挥发至胶层表面,形成致密阻隔层。但是,添加含F羟基树脂量过多会影响产品雾度,量少时阻隔层作用限度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耐湿热聚氨酯胶、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高耐湿热聚氨酯胶,在保证良好的剥离力、透光率和雾度的前提下,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耐水解性、耐氧化性、耐磨性,能够经过长时间高温高湿环测无白雾、圈印等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高耐湿热聚氨酯胶,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耐湿热聚氨酯胶,按重量份计,包含如下组分:
其中,所述聚氨酯胶水由质量比为(60~90):(10~40):(1~20)的聚碳酸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和其他聚酯多元醇制备成。
本发明的高耐湿热聚氨酯胶,使用聚碳酸酯多元醇作为主体材料配合使用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合成聚氨酯树脂,相比于传统的聚醚多元醇合成的材料拥有更好的机械性能,耐刮性、耐酸碱性更好,与聚酯多元醇相比拥有更佳的耐水解性;同时添加抗氧化剂,增加了胶层的交联密度,使得胶层更加稳定,环测性能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指的高耐湿热是指聚氨酯胶具有更好的耐候性,具体为在85℃*85%湿度条件下能放置更长时间,对手机或车载屏幕等无污染。
具体的,一种高耐湿热聚氨酯胶,按重量份计,包含如下组分:
聚氨酯树脂的重量份为100份;
固化剂的重量份为5-20份,例如为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或20份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72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设备用操作工具
- 下一篇:一种基坑的支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