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废物回收综合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7373.8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0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智慧 |
主分类号: | B30B9/06 | 分类号: | B30B9/06;B30B15/00;B30B15/32;F26B5/14;F26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废物 回收 综合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废物回收综合处理装置,包括柜体、柜门,所述上液压缸设置在柜体的内壁顶部,所述下液压缸设置在柜体的内壁底部,所述废物处理装置的底部与下液压缸的工作端固定连接,所述废物处理装置的表面顶部与上液压缸的工作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斗配合连接在废物处理装置的顶部中央位置,所述进料斗与柜体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筛板固定在柜体的内壁且靠近底部位置,所述锥形凸台固定在筛板的顶部且位于中央位置,本发明涉及废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该固体废物回收综合处理装置,达到了功能多样的效果,可对固体废物进行快速压缩,同时及时去除附着的水分,并且方便自动卸料,实现一体化设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及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固体废物回收综合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固体废物处理是通过物理的手段或生物化学作用和热解气化等化学作用以缩小其体积、加速其自然净化的过程,通常也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包括从废水、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但是不管采用何种处理方法,最终仍有一定量的固体废物残存,对这部分废物需要妥善地加以处置。
目前,现有的固体废物回收处理装置功能过于单一,影响对废物的回收效率,尤其是废物表面或内部附着水分,不方便对水分去除,进而不利于压缩打包,对运输有很大的影响,使得工作效率低,并且水分长时间存留在废物上,会影响物体质量,不利于后续的使用,降低了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废物回收综合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固体废物回收处理装置功能过于单一,影响对废物的回收效率,尤其是废物表面或内部附着水分,不方便对水分去除,进而不利于压缩打包,对运输有很大的影响,使得工作效率低,并且水分长时间存留在废物上,会影响物体质量,不利于后续的使用,降低了使用性能。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固体废物回收综合处理装置,包括柜体、柜门,所述柜门设置在柜体的表面一侧;
所述柜体的内部设置有上液压缸、下液压缸、废物处理装置、进料斗、筛板、锥形凸台,所述上液压缸设置在柜体的内壁顶部,所述下液压缸设置在柜体的内壁底部,所述废物处理装置的底部与下液压缸的工作端固定连接,所述废物处理装置的表面顶部与上液压缸的工作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斗配合连接在废物处理装置的顶部中央位置,所述进料斗与柜体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筛板固定在柜体的内壁且靠近底部位置,所述锥形凸台固定在筛板的顶部且位于中央位置。
优选的,所述废物处理装置设有锥形按压装置、内腔、锥形基座装置,所述锥形按压装置的表面顶部与上液压缸的工作端固定连接,所述内腔开设在锥形按压装置的内部中央位置,所述锥形基座装置的底部与下液压缸的工作端固定连接,所述锥形基座装置与锥形按压装置之间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锥形按压装置设有顶帽、压板装置、橡胶条、气囊、弧形弹性件,所述压板装置的顶端与顶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橡胶条固定在顶帽的内壁且靠近压板装置的顶部位置,所述气囊设置在顶帽内壁与压板装置表面相对应的两侧之间,所述弧形弹性件设置在顶帽内壁与压板装置端部相对应的两侧之间。
优选的,所述压板装置设有压板主体、气孔,所述压板主体的顶端与顶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气孔开设在压板主体的内部且位于表面位置,所述气孔与气囊之间连通。
优选的,所述锥形基座装置设有基座主体、隔板、顶料装置,所述隔板固定在基座主体的表面且均匀分布,所述顶料装置设置在基座主体的内部且位于表面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顶料装置设有滑杆、复位弹簧、平面推球,所述滑杆与基座主体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固定在滑杆端部与座主体内部相对应的两侧之间,所述平面推球固定在滑杆的端部且位于座主体的表面位置。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智慧,未经刘智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73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