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舌力咬合力介导的隐形矫治装置及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7406.9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8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许天民;宋广瀛;范祎;韩冰;姜若萍;陈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C7/00 | 分类号: | A61C7/00;A61C7/08;B29C64/10;B33Y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咬合 力介导 隐形 矫治 装置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舌力咬合力介导的隐形矫治装置及制作方法,包括:隐形牙套包括上牙套和下牙套,分别用于佩戴在上牙列和下牙列上;介导结构连接于上牙套两侧的磨牙之间,且位于舌体上方,介导结构的形状与舌形态及腭部形态相适应;导斜面结构包括上牙导斜面组件和下牙导斜面组件,上牙导斜面组件设置于上牙套的两侧磨牙合面上,下牙导斜面组件设置于下牙套的两侧磨牙合面上,当上、下牙咬合时,上牙导斜面组件和下牙导斜面组件能够相互嵌合,以引导下颌前伸或后移。本发明为更好的传递舌力咬合力、对磨牙进行垂直向控制以及调整下颌颌位提供了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正畸设备及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舌力咬合力介导的隐形矫治装置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隐形矫治的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其隐形、舒适、美观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医患的青睐。磨牙垂直向控制一直是正畸治疗中的热点和难点,在固定矫治中,正畸医生可使用口外弓、垂直向颏兜或横腭杆等措施对磨牙压低。然而,在隐形矫治治疗领域,这些传统的治疗手段并不能与隐形矫治器良好结合。目前有确切疗效的只有种植钉,但种植钉的植入属于有创过程,存在牙根损伤及种植钉脱落等一系列风险。
因此,期待研发一种舌力咬合力介导的隐形矫治装置及制作方法,为更好的传递舌力咬合力、对磨牙进行垂直向控制以及调整下颌颌位提供便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舌力咬合力介导的隐形矫治装置及制作方法,使患者吞咽时舌体向上向后的运动的舌肌力传递给上后牙,给上后牙一个向上向后的力量,起到防止上后牙伸长或前移的效果,并且能够同时进行牙齿矫正及下颌颌位调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舌力咬合力介导的隐形矫治装置,包括:
隐形牙套,所述隐形牙套包括上牙套和下牙套,分别用于佩戴在上牙列和下牙列上;
介导结构,所述介导结构连接于所述上牙套两侧的磨牙之间,且位于舌体上方,所述介导结构的形状与舌形态及腭部形态相适应;
导斜面结构,所述导斜面结构包括上牙导斜面组件和下牙导斜面组件,所述上牙导斜面组件设置于所述上牙套的两侧磨牙合面上,所述下牙导斜面组件设置于所述下牙套的两侧磨牙合面上,当上、下牙咬合时,所述上牙导斜面组件和所述下牙导斜面组件能够相互嵌合,以引导下颌前伸或后移。
可选地,还包括上颌后牙合垫;
所述上颌后牙合垫设置于所述上牙套的两侧磨牙合面上,所述介导结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颌后牙合垫;
所述上牙导斜面组件设置于所述上颌后牙合垫上;
当患者上、下牙咬合时,所述上颌后牙合垫和所述下牙套的磨牙合面相互贴合。
可选地,所述上颌后牙合垫为中空结构。
可选地,所述上颌后牙合垫与所述上牙套及所述介导结构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上牙套的磨牙区域和所述下牙套的磨牙区域分别设有厚度增强层。
可选地,所述上牙导斜面组件包括多个上牙导斜面,每个所述上牙导斜面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斜面及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上牙套的一个磨牙合面处,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上牙套的所述一个磨牙合面形成夹角;
所述下牙导斜面组件包括多个下牙导斜面,每个所述下牙导斜面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斜面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下牙套的一个磨牙合面处,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下牙套的所述一个磨牙合面形成夹角;
所述上牙导斜面与所述下牙导斜面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相互平行。
可选地,还包括厚度调节垫,所述厚度调节垫设置于所述第一斜面或所述第二斜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74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生儿转运摇床
- 下一篇:一种熔铝炉铸造系统应急监测释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