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预测新疆野生樱桃李抗南方根结线虫的分子标记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7428.5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9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芳;蒲文江;肖坤;高朝远;罗嗣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5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商秀玲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预测 新疆 野生 樱桃 南方 线虫 分子 标记 | ||
本发明涉及分子标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预测新疆野生樱桃李抗南方根结线虫的分子标记。本发明提供用于检测所述分子标记的引物,所述引物具有如SEQ ID No.1‑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引物预测新疆野生樱桃李抗南方根结线虫的方法,包括:提取新疆野生樱桃李叶片RNA并反转成cDNA;使用SEQ ID No.1‑2所示的引物进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本发明在不接种南方根结线虫的情况下,进行抗性评估,可以筛选出抗性植株,为抗南方根结线虫优良砧木的鉴定与品种预选提供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分子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预测新疆野生樱桃李抗南方根结线虫的分子标记。
背景技术
新疆野生樱桃李(Prunus sogdiana)是野生果树,具有耐瘠薄土壤、抗盐碱、耐湿、抗寒性强等特点。新疆野生樱桃李通过无性繁殖,硬枝、绿枝扦插成活率在80%以上。此外,新疆野生樱桃李与桃、李、杏等核果类果树具有良好的嫁接亲和性,是核果类果树砧木的优选材料。
DNA分子标记是一种能够检测和分析植物基因组中某一段特定的DNA片段的标记方法。它具有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不受植物生育阶段的影响、不受取样时间和组织部位的限制、所需DNA模板量少等多个优点,是植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重要科学依据。InDel标记是指插入缺失标记,是一种基于基因组序列而开发的分子标记,是在等位基因位点上由于核苷酸插入或缺失而产生的长度多态性变异。InDel标记多态性可以通过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等简单的步骤达到基因分型的目的,具有特异性高、稳定性好、检测方法简单等优点。
新疆野生樱桃李中具有对南方根结线虫可达免疫级别抗性的优良单株,是优良的核果类果树砧木材料。目前对抗南方根结线虫野生樱桃李的鉴定主要通过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计算其根结数量后进行评价。这种方法需要繁殖大量野生樱桃李植株,并且需时长,效率低,稳定性差等,大大影响了野生樱桃李抗南方根结线虫新品种的选育进程,目前尚未见到通过分子标记预测野生樱桃李抗南方根结线虫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预测新疆野生樱桃李抗南方根结线虫的方法。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子标记,检测所述分子标记的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获得所述分子标记的步骤如下:
(1)培育野生樱桃李和抗南方根结线虫植株选育:以新疆天山野生樱桃李为原始资源,收集其种子,并通过播种,获得实生群体。通过对实生群体抗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进行多年鉴定。获得了抗南方根结线虫单株‘K-323’、‘K-325’、‘K-510’和感南方根结线虫单株‘G-319’、‘G-333’、‘G-348’。并对高抗单株嫁接亲和性试验表明,新疆野生樱桃李与桃、李、杏等核果类果树具有良好的嫁接亲和性。
(2)提取通过7年以上连续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能够对南方根结线虫达到高度抗病的野生樱桃李单株‘K-323’、‘K-325’、‘K-510’,和对南方根结线虫高度敏感的野生樱桃李单株‘G-319’、‘G-333’、‘G-348’的叶片,采用改良CTAB方法,分别提取野生樱桃李单株‘K-323’、‘K-325’、‘K-510’、‘G-319’、‘G-333’、‘G-348’的基因组RNA,并反转录为cDNA。
(3)使用上游引物PsoRPM-F和下游引物PsoRPM-R,以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在对扩增产物进行回收测序后,分别得到抗性植株中的抗南方根结线虫植株和感性植株抗南方根结线虫基因PsoRPM的差异片段。
PsoRPM-F:GATGGAGATATTCAAAAAATACTCA(SEQ ID No.3);
PsoRPM-R:TTTCAGAGTTGTCAATGATACCATG(SEQ ID No.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74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