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负泊松比结构型材料在增强摩擦发电性能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7897.7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8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黄进;叶先;甘霖;黄海涛;夏涛;黄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纳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1/04 | 分类号: | H02N1/04;C08J5/18;C08L2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1147 重庆市渝北区龙山***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泊松比 结构 材料 增强 摩擦 发电 性能 中的 应用 | ||
1.复合负泊松比结构型材料在增强摩擦发电性能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的具体方法为:
(1)制备聚偏氟乙烯薄膜:将聚偏氟乙烯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热溶解,干燥成膜后切割成具有二维负泊松比结构的材料即为聚偏氟乙烯薄膜;
(2)制备摩擦电层I:分别在所述聚偏氟乙烯薄膜两边分别包覆具有与所述聚偏氟乙烯薄膜相同负泊松比的铜箔和具有阵列结构的铜箔,然后再在铜箔表面包覆聚二甲基硅氧烷形成摩擦电层I;
(3)制备摩擦电层Ⅱ:采用与聚二甲基硅氧烷极性不同的材料作为摩擦电层Ⅱ;
(4)摩擦带电:将所述摩擦电层I和摩擦电层Ⅱ进行垂直接触-分离带电或者横向滑动摩擦带电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负泊松比结构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旋转四边形结构或工字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四边形结构中四边形结构的单元大小为2cm*2cm,切痕与单元结构边长的比例为0.9~0.5: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型结构的单元结构大小为1.2cm*1.0cm,切痕与单元结构长边的边长比例为1.0~0.6: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偏氟乙烯薄膜的厚度为0.01~0.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结构中铜箔宽度与两个铜箔间距的比例为6: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箔的厚度为0.02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电层I的厚度为0.8~1.2mm;所述摩擦电层Ⅱ的厚度为0.8~1.2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与聚二甲基硅氧烷极性不同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丁腈手套、纸张或聚四氟乙烯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纳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纳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789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液相合成曲普瑞林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液冷电池包快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