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集成环控系统的人员设备混合舱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8616.X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3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廖全文;刘晓红;高超;李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9/03 | 分类号: | G05B9/03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朱晓彤 |
地址: | 10085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集成 系统 人员 设备 混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集成环控系统的人员设备混合舱,包括舱体、空调系统、液冷源系统和冷凝风机,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冷凝器,液冷源系统包括液冷冷凝器,空调冷凝器设置在液冷冷凝器上方且与对应的液冷冷凝器倾斜贴近设置,液冷冷凝器和空调冷凝器固定于舱体外的一端,冷凝风机用于空调冷凝器和对应的液冷冷凝器的散热。有益效果是:同时解决电子设备液冷散热和人员环控问题,液冷冷凝器和空调冷凝器并排倾斜设置,节省舱体外的空间,结构紧凑,并且空气流动时可以与冷凝器充分换热。液冷冷凝器和空调冷凝器共用一个冷凝风机,集成度高,节省能源。液冷源系统采用用二备一冗余备份,空调采用用一备一冗余备份,可靠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方舱环控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集成环控系统的人员设备混合舱。
背景技术
液冷源和空调等方舱环控设备在雷达电子设备方舱和人员方舱上广泛使用,用于机柜和组合等电子设备的散热以及人员环控。传统人员和设备混合舱的环控系统设计方法,具有很多不足之处,已经难以满足混合舱的环控技术发展。液冷源为关键电子设备提供冷媒,其可靠性设计对雷达工作可靠性至关重要,而冗余设计往往与紧张的空间尺寸存在矛盾。空调为人员提供适宜环境,舱外液冷源布局难以满足其在方舱上独立的安装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人员设备混合舱的环控系统集成度、可靠性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高集成环控系统的人员设备混合舱,包括舱体、空调系统、液冷源系统和冷凝风机,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冷凝器,所述液冷源系统包括液冷冷凝器,所述空调冷凝器设置在所述液冷冷凝器上方且与对应的所述液冷冷凝器倾斜贴近设置,所述液冷冷凝器和所述空调冷凝器固定于所述舱体外的一端,所述冷凝风机用于所述空调冷凝器和对应的所述液冷冷凝器的散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同时解决电子设备液冷散热和人员环控问题,空调系统为舱体内的人员活动区域降温,液冷源系统为舱体内的舱内设备降温。液冷冷凝器和空调冷凝器并排倾斜设置,节省舱体外的空间,结构紧凑,并且空气流动时可以与冷凝器充分换热。液冷冷凝器和空调冷凝器共用一个冷凝风机,集成度高,节省能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液冷源系统还包括液冷压缩机和液冷换热器,所述液冷冷凝器、所述液冷换热器和所述液冷压缩机依次连接形成液冷回路,所述液冷换热器固定于所述舱体内,并用于与舱内设备换热,所述液冷压缩机固定于液冷冷凝器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空调压缩机和空调蒸发器,所述空调冷凝器、所述空调蒸发器和所述空调压缩机依次连通形成空调循环,所述空调蒸发器固定于所述舱体内,所述空调压缩机固定于所述空调冷凝器的其中一侧。
进一步,还包括供液系统,所述供液系统包括供液泵、膨胀罐和补液罐,所述补液罐与所述供液泵的进液口连通,所述供液泵的出液口与所述液冷源系统连通,所述膨胀罐和所述补液罐与所述供液泵之间的管路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供液泵将补液罐内的冷却液补充到液冷源系统内,膨胀罐起到补水稳压的作用。
进一步,还包括液冷加热器,所述液冷加热器串联在所述补液罐和所述供液泵之间的管路中。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为了避免低温工况下冷却液粘度增大,可开启液冷加热器,以保证冷却液的正常流动。
进一步,所述供液系统固定于所述空调冷凝器的另一侧,所述液冷加热器固定于所述供液系统上方。
进一步,还包括舱外机柜,所述舱外机柜与所述舱体外的一端固定,所述空调冷凝器和所述液冷冷凝器固定于所述舱外机柜内,所述舱外机柜的侧壁设有百叶窗,顶壁具有排风口,所述冷凝风机固定于排放口处且吹风方向朝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舱外设备结构紧凑,散热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未经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86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