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遇险场景的消防救助用组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8885.6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0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蒋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安凯隆消防装备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00 | 分类号: | A62B3/00;A62C13/76;A62C13/78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刘强 |
地址: | 2253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遇险 场景 消防 救助 组合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遇险场景的消防救助用组合装置,包括背板,背板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背带,背带的下方缝制有伸缩带,其与该侧壁面平行的另一侧外壁上固定有置物筐,置物筐内放置有灭火器,背板的顶部铰接有第一活动板,第一活动板的顶部铰接有第二活动板,背板、第二活动板之间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包括固定于背板、第二活动板同侧外壁上的固定环,两个固定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两个固定环之间穿设有组合杆;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的可转动角度为180°,当第一活动板逆时针转动至与背板垂直的位置时,第二活动板逆时针转动至与第一活动板垂直的位置,此时第二活动板与背板同向平行,且灭火器位于背板、第二活动板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救助用组合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遇险场景的消防救助用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产品日益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而建筑的高层化则可以从另外一个维度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能够有效地解决更多人口的居住、生活和商业用地需求。但楼房建筑的高层化和结构的复杂化,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消防安全隐患。
一般家庭不会自备灭火器等消防自救设备,灭火器通常都是安置在楼道之间。在发生火灾后,遇险人员需要先将自身保护好,再走到楼道内取用灭火器,或者报警等待救援,不论哪种方法,对遇险人员来说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现在缺乏一种不使用时方便存放,使用时方便携带的遇火自救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遇险场景的消防救助用组合装置,该装置是为家庭自用便捷式组合救助装置,在不使用时可将其折叠起来,方便进行存放,并且能对灭火器进行保护;在遇险时,则可将其展开背在背上进行自我救助,且展开后的装置还能够对人体进行保护,同时展开装置时拆解的机构还可作为自救工具,十分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遇险场景的消防救助用组合装置,包括背板,所述背板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背带,所述背带的下方缝制有伸缩带,其与该侧壁面平行的另一侧外壁上固定有置物筐,所述置物筐内放置有灭火器,所述背板的顶部铰接有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的顶部铰接有第二活动板,所述背板、第二活动板之间设置有限位件;所述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的可转动角度为180°,当第一活动板逆时针转动至与背板垂直的位置时,第二活动板逆时针转动至与第一活动板垂直的位置,此时第二活动板与背板同向平行,且灭火器位于背板、第二活动板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于背板、第二活动板同侧外壁上的固定环,两个所述固定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两个固定环之间穿设有组合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组合杆包括实心杆、连接杆,所述实心杆的一端内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外表面上设置有螺纹,其通过设置有螺纹的一端与实心杆内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背板与灭火器同侧的外壁上端安装有第二轴销,所述第二轴销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一活动板靠近灭火器的一侧外壁底端上安装有第一轴销,所述第一轴销内贯穿开设有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活动板转动至背板的正上方并与背板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时,所述第一轴销、第二轴销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且其尺寸大小与连接杆的形状相适配,所述连接杆通过设置有螺纹的一端与第二轴销螺旋套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置物筐相互平行的两侧壁面上对称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夹持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件包括固定设于安装槽内壁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其外套设有夹板,所述夹板的一端固定于支撑板上,另一端与弹簧相连接,所述弹簧与灭火器的外壁紧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背板、第二活动板、第一活动板为碳纤维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安凯隆消防装备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安凯隆消防装备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88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频模组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低音喇叭的自降噪发声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