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治松材线虫病的防倒吸注干剂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9751.6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5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松青;张飞萍;郭雅洁;林志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43/40 | 分类号: | A01N43/40;A01N25/04;A01P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治 松材线虫 防倒吸注干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控松材线虫病的防倒吸注干剂,其中包含对松材线虫具有高效杀虫活性的1%~12%氟吡菌酰胺和78%~99%乙酸乙酯与水混配防倒吸溶剂。此外,还包含有0%~11%乳化剂,0%~11%稳定剂和0%~11%渗透剂。该注干剂以树干注药法施用,不受松树油脂分泌产生的压强影响,能在任何季节将药物有效地输送到树干中,起到预防松材线虫病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复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松材线虫病的防倒吸注干剂。
背景技术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
目前,对于松材线虫病的化学防治主要针对媒介昆虫和松材线虫。随着环境友好的要求,在传统高毒杀线化学剂(克百威、克线磷等)禁用或者限用背景下,研究学者又筛选出一批对松材线虫病具有防治潜力的化合物,例如如甲维盐、阿维菌素、鱼藤酮、噻唑膦、苦参碱、氟啶脲、氯氟氰虫酰胺和嘧啶氧磷等。其中部分在林间的实践应用上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因此,挖掘并开发新型化合物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和防治松材线虫病问题的关键。由于松材线虫和松墨天牛幼虫在树干内部,传统的化合物和常规的施药方法,无法使杀线化合物进入树干内部对靶标生物产生作用,对松材线虫病的传播无法起到显著的控制作用。新一代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SDHI)杀线化合物:氟吡菌酰胺,对线虫具有高效的杀灭活性,用量低的特点,且作用机理独特,不与其他类型化合物产生互交抗性;尤其是具有内吸活性,可以有效在植株内部传导,作用于植物内部害虫。同时,研究表明,氟吡菌酰胺对松材线虫的作用效果显著地高于其他杀线剂。氟吡菌酰胺在松材线虫病上的应用,可以很好的针对树干内部的松材线虫,解决传统杀线化合物无法进入树干内部作用于松材线虫的难题。因此,开发氟吡菌酰胺的相关剂型,用于松材线虫病防治具有重要的有意义。
目前,具有杀线活性的化合物被应用于林间病害防治工作中时主要以注干剂、悬浮剂、粉剂等形式出现。近年来,在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下,注干技术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该技术具有药液利用率高、杀虫谱广、保护环境、使用安全、受天气影响小、施药效率低、成本高等特点。注干技术原理是内吸性药物、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矿物质等,随注干进入树木体内,在树体内随水分运输系统纵向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发生横向扩散,可以从根部向顶梢叶片传导,部分药物也可以经韧皮部向根部传导或者通过木质部直接进入韧皮部的传输,扩散,存留以及代谢等,从而使药物在树内部发挥作用。然而,在中国华南地区,如福建、广东等地,由于常年平均气温偏高,马尾松松脂分泌旺盛,因而会导致在使用注干剂时,注药器的注入孔会被松脂堵塞而使液体无法注入树体内的现象发生。此外,已申请的注干剂专利(申请号202011106655.9)在使用中,其中成分二甲亚砜和二乙二醇单丁醚等溶剂都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和亲油性,而钻孔注干方式很容易导致输送水分和输送油脂的管道破损,使得油脂和水混在一起被树体内压强作用引起注干瓶倒流导致胀瓶的现象,影响防治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松材线虫病的防倒吸注干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97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艾灸床
- 下一篇:剪刀梯形方管圆管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