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肝卵圆细胞永生化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9833.0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3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邱焕迪;郑利;孙媛媛;潘聪;何林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以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1 | 分类号: | C12N5/071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冉剑侠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肝卵圆 细胞 永生 培养基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癌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肝卵圆细胞永生化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肝卵圆细胞永生化培养基,包括基础成分和添加因子;所述添加因子包括肝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和白血病抑制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和白血病抑制因子三者连用,可有效促进小鼠肝卵圆细胞的永生化进程,肝卵圆细胞在离体条件下至少可以保持8周以上的细胞增殖活性,且未见细胞分化,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本方案的培养基可使肝卵圆细胞具有可以多次传代的特性,可应用于保持肝卵圆细胞增殖活性和抑制肝卵圆细胞分化的实践操作中,可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多的细胞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癌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肝卵圆细胞永生化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正常组织来源的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分裂生长,但经过有限次数的传代后,就会停止增殖,发生衰老和死亡。有的细胞自发或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可以从增殖衰老危机中逃离,从而拥有无限增殖的能力,该过程称之为细胞永生化。永生化细胞能够提供稳定均一、性状一致的细胞来源,并且可以降低材料成本。永生化细胞是体外研究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衰老等的理想模型。现阶段,已经有大量的商业化的永生化细胞,即标准细胞系,这些商业化的细胞系为生命科学研究和药物研发创造了理想的体外和体内实验的条件。
目前,肝卵原细胞的商业化的永生化标准细胞系较少,仅限于一些大鼠来源的肝卵原细胞标准细胞系,例如WB-F344。如果想研究小鼠肝卵圆细胞,则没有商业化的标准细胞系供使用,想要获得小鼠肝卵圆细胞进行相关实验,则需要“现取现用”。即,从小鼠肝脏中分离得到原代肝卵圆细胞,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后续实验,否则,原代肝卵圆细胞经过在非常有限次数的传代后,会大量发生分化,并且丧失持续增殖的能力。这样就会对实验研究造成不便,并且细胞性质稳定性有限,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研究的准确性。亟需研发一种能够促进小鼠肝卵圆细胞永生化的方法,使其具有可以多次传代的特性,从而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多的细胞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肝卵圆细胞永生化培养基,以解决难以永生化培养小鼠离体肝卵圆细胞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肝卵圆细胞永生化培养基,包括基础成分和添加因子;所述添加因子包括肝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和白血病抑制因子。
本方案还提供了一种肝卵圆细胞永生化培养基在保持肝卵圆细胞增殖活性上的应用。
本方案还提供了一种肝卵圆细胞永生化培养基在抑制肝卵圆细胞分化的应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在本技术方案中,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可有效促进小鼠肝卵圆细胞(HOC)的永生化进程,HOC在离体条件下至少可以保持8周以上的细胞增殖活性,且未见细胞分化,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本方案的培养基的研发成功,可实现小鼠HOC的永生化,可将小鼠HOC制备成为标准细胞株系以供使用,克服了小鼠HOC必须“现取现用”的技术问题。采用本方案,使小鼠HOC具有可以多次传代的特性,可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多的细胞资源。在本技术方案中,三种因子连用可以促进细胞维持其分裂增殖的能力,还可以抑制细胞分化,因此肝卵圆细胞永生化培养基可以应用于保持HOC增殖活性和抑制HOC分化的实践操作中。
本技术方案使用到的三种因子,LIF可应用于维持胚胎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HGF是一种可调节多种细胞生长、运动和形态发生的多功能因子,EGF可促进靶细胞的DNA合成及有丝分裂。将这三种因子应用于同一培养基中,并对HOC进行永生化培养,上述应用尚属首次。单用其中任一物质,均会一定程度上造成HOC的分化。但是,三者连用却能够保证细胞在培养到8周以上后未出现任何分化的情况。这说明,三种物质联合使用产生了协同作用,克服了HOC容易发生分化的技术问题,获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以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以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98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竖向变刚度的三维隔震/隔振装置
- 下一篇:饮料萃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