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计算机同步设计牙齿桩核、冠的全数字化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0171.9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3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张玮;谢雯静;李林;张宇航;明先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5/77 | 分类号: | A61C5/77;A61C5/3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 同步 设计 牙齿 数字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同步设计牙齿桩核、冠的全数字化设计方法,对患牙同步完成桩道预备和全冠基牙预备,获得包括患牙的桩道和全冠基牙形态的硅橡胶印模;对印模扫描件建模;设计个性化桩核,参照STL文件切削制作数字化桩核;回到桩核设计之初改变桩核粘结剂间隙为负值,使设计输出的新桩核能够顺利穿入剩余牙体的数字化模型,从而拟合新桩核与剩余牙体为一体;设计全冠,实现牙齿桩核、冠的全数字化同步设计。该方法,能够实现计算机设计完成数字化桩核之后,在此基础上立刻设计全冠,在计算机水平,达到了桩核、牙体、全冠三者的密合,改善现有数字化桩核技术的不足,力求达到优化设计步骤,缩短患者桩核冠修复的周期,简化技师制作流程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同步设计牙齿桩核、冠的全数字化设计方法,属于口腔修复体制作领域。
背景技术
数字化方法目前在口腔修复领域是口腔临床医生研究的热点,其具备诸多优点:高精度、加工时间短、个性化、数字化等优势,尤其是CAD/CAM修复方式,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如全冠、贴面、嵌体、金属支架、个性化种植体等修复体的制作。
CAD/CAM制作桩核拥有较传统预成玻璃纤维桩+树脂核明显的优势,如较好的根管适应性和抗折裂强度,且医师无需在临床上堆积树脂核,减轻了操作难度,节省了操作时间。但目前CAD/CAM桩核的制作还不能椅旁直接加工制作,较预成桩树脂核方法,增加了患者的复诊次数,延长患者桩核冠修复的周期,技师分次制作还可能带来一些资源浪费,临床医生诊疗步骤复杂化,为医患技三方带来诸多不便。
现有技术已实现CAD/CAM桩核、全冠的制作,但目前技术方案均为分次制作,患者需复诊至少两次,多有不便。如中国专利CN201210554467.1公开了一种齿科个性化一体化全瓷桩核的制备方法,主要是采用高精度的短波长可见光扫描仪直接口内扫描根管预备后的缺损牙齿,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CAD/CAM)中冠修复设计,先完成桩核一体的设计,再采用冠回切的方法设计完成一体化全瓷桩核的设计,通过数控加工设备加工完成一体化全瓷桩核的制作。该专利虽然实现了数字化桩核的制作,但同样存在着,数字化桩核设计制作戴入口内后,必须再次重新设计制作全冠,即桩核、全冠分次制作的问题:桩道预备后,扫描设计制作数字化桩核,切削完成后,在病人口内戴入桩核,紧接着进行牙体预备,再重新扫描牙体后,设计制作全冠修复体,再在病人口内戴入全冠,造成复诊次数较多。
上述问题是在计算机同步设计牙齿桩核、冠的全数字化设计方法的设计与加工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同步设计牙齿桩核、冠的全数字化设计方法,解决如何为患者实现同步设计桩核、全冠的问题,达到优化医生的诊疗步骤,缩短患者桩核冠修复的周期,简化技师制作流程,避免分次制作带来的资源浪费,进而可为建立更和谐医患关系提供更好的基础。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计算机同步设计牙齿桩核、冠的全数字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患牙同步完成桩道预备和全冠基牙预备,使用硅橡胶印模材料同步完成对患牙桩道和全冠基牙的取模,获得包括患牙桩道和全冠基牙形态的硅橡胶印模;
S2、使用三维扫描仪对步骤S1所取得的硅橡胶印模进行扫描,使用三维牙科设计软件对印模的扫描件建模,获取患牙桩道和全冠基牙的数字化阴性模型;
S3、三维牙科设计软件选择“印模扫描”模式,即得到患牙剩余牙体及牙根内部桩道形态的阳性模型,接着使用三维牙科设计软件,选定桩核冠部边缘线,选定桩核就位道,参考本身牙根形态,设计数字化桩核,保存当前桩核设计文件并导出为STL文件;
S4、参照STL文件切削制作数字化玻璃纤维桩核;
还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未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01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