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轮圈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0508.6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1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志安 |
主分类号: | B60B1/02 | 分类号: | B60B1/02;B60B1/04;B60B21/12;B60C29/02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11 | 代理人: | 盛建德;孙海燕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轮圈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轮圈组件,包括轮圈、辐条、辐条帽、中毂和密封单元,所述辐条的一端安装于所述中毂,另一端通过辐条帽安装于所述轮圈,所述轮圈包括面向轮胎的内侧面和面向中毂的外侧面,所述密封单元包括衬带、束紧带和密封带,所述衬带套设于所述轮圈且该衬带贴合于所述轮圈的内侧面,所述密封带套设于所述轮圈且该密封带贴合于所述衬带,所述密封带通过束紧带固定于所述轮圈的内侧面而将轮圈密封,所述轮圈上安装有气门芯。本发中辐条能够保护轮圈、防止其变形,同时又采用了简单而可靠的密封单元,保证了轮圈的真空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圈组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摩托车车轮的真空轮圈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轮大多使用铸造的辐板式真空胎摩托车轮,这种车轮,由于技术问题,重量大、结构笨重,且耐冲击性能差,吸震、缓冲能力基本没有且舒适性极低。使用过程中,很多时候,轻微撞击或者受力,都能造成轮圈开裂,或者整个轮辐轮组损坏失效,并造成很大交通事故。也有些摩托车轮采用条帽和轮圈密封方式,该类产品重量大、加工难度高、组装容易损坏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轮圈组件,该组件中利用密封带和束紧带保证具有辐条的轮圈仍然保持很好的密封效果,从而使轮圈组件既具有很强的耐冲击、抗震的功能,又具有极好的真空性能。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真空轮圈组件,包括轮圈、辐条、辐条帽、中毂和密封单元,所述辐条的一端安装于所述中毂,另一端通过辐条帽安装于所述轮圈,所述轮圈包括面向轮胎的内侧面和面向中毂的外侧面,所述密封单元包括衬带、束紧带和密封带,所述衬带套设于所述轮圈且该衬带贴合于所述轮圈的内侧面,所述密封带套设于所述轮圈且该密封带贴合于所述衬带,所述密封带通过束紧带固定于所述轮圈的内侧面而将轮圈密封,所述轮圈上安装有气门芯。
优选地,所述轮圈沿其周向均匀分别若干安装孔,所述轮圈的内侧面沿其周向形成一圈安装槽,在安装槽两侧的内侧面上皆设有一圈第一卡槽,若干安装孔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优选地,所述衬带、束紧带和密封带皆呈圆环状结构,所述衬带紧密套设于所述轮圈上且该衬带的下表面贴合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密封带紧密套设于所述轮圈且该密封带的下表面贴合于所述衬带的上表面,所述密封带的两侧各套设于一束紧带。
优选地,所述密封带的两侧皆沿其轴向向下延伸形成一圈凸起部,两个凸起部的上表面沿其周向开设一圈第二卡槽,安装时,所述密封带两侧的凸起部刚好置于所述轮圈的第一卡槽内,所述束紧带夹紧于所述密封带的第二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衬带和密封带皆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衬带和密封带上皆开设有一用于安装气门芯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辐条帽上设有凹槽,该凹槽内安装一止退圈,所述止退圈安装于所述轮圈的外侧且该止退圈的外径大于所述辐条帽的外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的密封单元能够将辐条与轮圈的连接处完全密封,轮胎、轮圈和密封单元形成一个密封空间,当向轮胎内充入气压后,密封带会牢牢地贴覆在轮圈内侧面上,起到非常好的密封效果,当轮圈旋转起来之后,即使存在离心力的问题,束紧带仍会保证密封带和轮圈一直处于牢固的贴附状态,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而如果仅通过密封带自身结构与轮圈卡接的话,轮圈旋转过程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密封带会逐渐脱离轮圈而降低其密封效果。本发明中的密封单元质量轻、安装方便、加工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志安,未经吴志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05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玩具摩托车
- 下一篇:一种包覆沥青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