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囊化液体潜伏性单组分环氧固化剂的制备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1048.9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3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拜纳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3/02 | 分类号: | B01J13/02;C08G59/4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才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3 | 代理人: | 张迎召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囊化 液体 潜伏性 组分 固化剂 制备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囊化液体潜伏性单组分环氧固化剂的制备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纯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在高速搅拌下滴加环氧固化剂;步骤二、将结晶性树脂加热熔融成液体,将液体树脂滴加至乳化液或悬浊液中;步骤三、对步骤二的产物进行降温处理;步骤四、然后对步骤三中的悬浊液抽滤、清洗、真空干燥,得到微囊化的固体固化剂。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通过采用结晶性树脂对胺类液体或颗粒状环氧固化剂进行表面包覆,使其可以在常温下保持较好的稳定性,而在加热后表面包覆树脂破晶释放出固化剂,当结晶性树脂为50份时,其制备而成的液体潜伏性固化剂各项性能均较为优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氧固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囊化液体潜伏性单组分环氧固化剂的制备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旭化成株式会社发明的单液性液体潜伏性环氧固化剂,采用液体胺类环氧固化剂先与少量环氧树脂预反应,得到一个粉末状环氧固化剂,然后再将得到的粉末固化剂分散在二甲苯等液相中,加入异氰酸酯和活泼氢物质,使其在粉末固化剂表面形成一层树脂层包裹的到微胶囊固化剂,最后用环氧树脂分散微胶囊固化剂得到液体潜伏性固化剂。通过微胶囊包覆使固化剂在环氧树脂中有较好的稳定性,而在加热后外壳微胶囊破裂,释放出核心固化剂固化环氧树脂。
日本旭化成公司的发明,制作工艺步骤较多,合成过程较难控制其稳定性,外层包覆树脂破裂需要在树脂软化点温度保持较长的时间软化,高温下反应速度不会很快。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微囊化液体潜伏性单组分环氧固化剂的制备工艺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者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微囊化液体潜伏性单组分环氧固化剂的制备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400-600份的纯水中加入纯水重量0.2-1%的表面活性剂,在高速搅拌乳化机搅拌下滴加40-60份环氧固化剂,形成液滴粒径为1-5微米的乳化液或悬浊液;
步骤二、将30-70份结晶性树脂加热熔融成液体,在35℃-45℃下边搅拌边将液体树脂滴加至步骤一生产的乳化液或悬浊液中,加完后再搅拌15-25分钟使结晶性树脂均匀包裹在环氧固化剂表面;
步骤三、对步骤二的产物进行降温处理,使其温度降低至2℃-7℃左右,恒温15-23分钟,使结晶性树脂充分结晶析出成固体;
步骤四、然后对步骤三中的悬浊液抽滤、清洗、真空干燥,得到微囊化的固体固化剂。
可选地,还包括步骤五,将固体固化剂分散在液体环氧树脂中,得到液体潜伏性固化剂。
可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吐温、司盘、直链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月桂醇硫酸钠、月桂酰谷氨酸、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平平加O、硬脂酸甘油单酯、木质素磺酸盐、重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扩散剂、扩散剂、烷基聚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环氧固化剂为2-甲基咪唑、2-乙基-4甲基咪唑、亚乙基二胺、脂肪胺、脂环胺、芳香胺、聚酰胺、酸酐、树脂类、叔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结晶性树脂为结晶性环氧树脂、结晶性聚酯树脂、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结晶性树脂的含量为50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囊化液体潜伏性单组分环氧固化剂的制备工艺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结晶性树脂对胺类液体或颗粒状环氧固化剂进行表面包覆,使其可以在常温下保持较好的稳定性,而在加热后表面包覆树脂破晶释放出固化剂,从而快速固化,同时当其他组分不变的情况下,当结晶性树脂为50份时,其制备而成的液体潜伏性固化剂各项性能均较为优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拜纳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拜纳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10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