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遥感器中检偏器绝对偏振方位角的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1504.X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3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孙亮;洪津;韩琳;许孙龙;李双;孟炳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陆丽莉;何梅生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遥感 器中检偏器 绝对 偏振 方位角 测量方法 | ||
1.一种光学遥感器中检偏器绝对偏振方位角的测量方法,是应用于由光学遥感器、非偏光源(1)、精密转台(14)及其驱动控制器(11)、偏振棱镜(12)、小反射镜(13)、2台自准直经纬仪及计算机所组成的测量系统中;所述光学遥感器包括镜头(4)、检偏器(5)、基准立方棱镜(6)、光电探测器(7);其特征是,所述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搭建测试平台;
步骤1.1、在所述偏振棱镜(12)上,且与其最大透过方向平行或者垂直的面上设置有小反射镜(13);
步骤1.2、在精密转台(14)的中心孔处安装所述偏振棱镜(12);
步骤1.3、依次同轴布置有非偏光源(1)、精密转台(14)、偏振棱镜(12)、镜头(4)、检偏器(5);由所述非偏光源(1)发出的光线,依次穿过精密转台(14)的中心孔、偏振棱镜(12)的2个通光面后进入光学遥感器的镜头(4),以形成光路;
步骤1.4、将所述驱动控制器(11)分别与精密转台(14)、计算机(10)进行连接;
步骤2、将绝对偏振方位角测量的基准传递至偏振棱镜(12);
步骤2.1、选择所述基准立方棱镜(6)中与所述光路平行的侧面作为绝对偏振方位角测量的基准;
步骤2.2、调校第一自准直经纬仪(2),使其对绝对偏振方位角测量的基准准直;
步骤2.3、转动第一自准直经纬仪(2)与第二自准直经纬仪(3),使二者互瞄并准直;
步骤2.4、转动所述第二自准直经纬仪(3),使其对准偏振棱镜(12)侧面的小反射镜(13),并记录其水平转动角度θB=180°-θA;其中,θA表示所述第一自准直经纬仪的水平转动角度;
步骤2.5、使精密转台(14)带动偏振棱镜(12)转动,直至第二自准直经纬仪(3)对小反射镜(13)准直;使得绝对偏振方位角测量的基准传递给所述偏振棱镜(12),并记录此时精密转台(14)的角度读数α0;
步骤3、测量偏振棱镜(12)与检偏器(5)最大透过方向的夹角;
步骤3.1、使精密转台(14)带动偏振棱镜(12)转动,每转过角度δ后,利用光电探测器(7)测量一次接收的光强,共转动并测量N次;并将精密转台(14)的角度和光电探测器(7)测量的光强信息传递给所述计算机(10);
步骤3.2、以精密转台(14)的角度为横轴、光电探测器(7)测量的光强为纵轴,将全部测量数据进行绘制并连接成测量曲线;
步骤3.3、若测量曲线应中无极值点,则返回步骤3.1执行,增加测量次数N,直到测量曲线中至少包含1个极值点为止;
步骤3.4、根据马吕斯定律对测量曲线中的各个测量点进行拟合,得到拟合曲线;
步骤3.5、计算所述拟合曲线的极值点对应的精密转台(14)的角度β值,记作βex;
将偏振棱镜(12)与检偏器(5)最大透过方向的夹角记作β0;
若极值点是极大值点,则令β0=βex;
若极值点是极小值点,则令β0=βex+90°;且0≤β0<180°;
步骤4、若所述小反射镜(13)平行设置在所述偏振棱镜(12)上,则所述检偏器(5)的绝对偏振方位角为β0-α0+90°;
若所述小反射镜(13)垂直设置在所述偏振棱镜(12)上,则所述检偏器(5)的绝对偏振方位角为β0-α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遥感器中检偏器绝对偏振方位角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偏光源(1)为积分球,或在积分球的出光口上加装平行光管,使得所述非偏光源(1)的出射光的偏振度接近于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遥感器中检偏器绝对偏振方位角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密转台(14)选择中空式结构,使得所述光路能从其中心孔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150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