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眼信息生成方法、系统、智能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1715.3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21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谭士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艾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1 | 分类号: | A61B5/11;A61B5/00;G01B21/16;G01J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林晓青 |
地址: | 523851 广东省东莞市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 生成 方法 系统 智能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用眼信息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获取预设时段内用户的用眼状态数据,所述用眼状态数据至少包括用眼距离、头部倾角和环境光强度;
获取在所述预设时段内进行用眼状态数据采集的时长作为用眼时长;
计算在所述预设时段内所述用眼距离的中位数、所述头部倾角的中位数和所述环境光强度的中位数;
分别根据所述用眼时长、预设的视近距离阈值和所述用眼距离计算视近频率,根据所述用眼时长、预设的角度阈值和所述头部倾角计算坐姿不正频率,以及根据所述用眼时长、预设的环境光阈值和所述环境光强度计算环境光过暗频率;
根据所述用眼距离的中位数、所述视近频率、所述头部倾角的中位数、所述坐姿不正频率、所述环境光强度的中位数和所述环境光过暗频率生成用眼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眼信息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别根据预设的视近距离阈值和所述用眼距离计算视近频率,具体包括:
若所述用眼距离低于所述视近距离阈值的时长大于预设的视近时间阈值,判断所述用户处于视近状态;
统计在所述预设时段内所述用户处于视近状态的总时长;
计算在所述预设时段内所述用户处于视近状态的总时长与所述用眼时长的比值作为所述视近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眼信息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预设的角度阈值和所述头部倾角计算坐姿不正频率,具体包括:
若所述头部倾角大于所述角度阈值的时长大于预设的坐姿不正时间阈值时,判断所述用户处于坐姿不正状态;
统计在所述预设时段内所述用户处于坐姿不正状态的总时长;
计算在所述预设时段内所述用户处于坐姿不正状态的总时长与所述用眼时长的比值为坐姿不正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眼信息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预设的环境光阈值和所述环境光强度计算环境光过暗频率,具体包括:
若所述环境光强度小于所述环境光阈值的时长大于预设的过暗时间阈值时,判断所述用户处于环境光过暗状态;
统计在所述预设时段内的所述用户处于环境光过暗状态的总时长;
计算在所述预设时段内所述用户处于环境光过暗状态的总时长与所述用眼时长的比值为环境光过暗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眼信息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所述用眼距离低于所述视近距离阈值的时长大于预设的视近时间阈值,判断所述用户处于视近状态之前,还包括:
预设缺省状态下的标准身高和标准近视度数;
计算所述用户的身高和所述标准身高之间的第一差值;
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视近距离阈值得到第一视近距离阈值,所述第一视近距离阈值和所述视近距离阈值之间的差值为第二差值,所述第二差值与所述第一差值成预设的正比例关系;
计算所述用户的近视度数和所述标准近视度数之间的第三差值;
根据所述第三差值和所述第一视近距离阈值得到第二视近距离阈值,所述第二视近距离阈值和所述第一视近距离阈值之间的差值为第四差值,所述第四差值与所述第三差值成预设的反比例关系;
根据所述第二视近距离阈值修正所述视近距离阈值,修正后的所述视近距离阈值不超过预设的距离阈值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艾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艾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171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