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水鱼类养殖废水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1993.9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5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蔡有森;蔡春有;黄春仁;陈贞年;许智海;蔡建顺;蔡建和;蔡四川;吴光灿;蔡金泉;蔡惠明;王景宝;杨扬;蔡智怀;陈艺斌;刘赐福;蔡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陵水晨海种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欢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水 鱼类 养殖 废水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水鱼类养殖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第二水泵、采集器、沉淀池和污水处理设备,第二水泵将养殖池的水抽到污水处理设备中,采集器用于采集养殖池底部的鱼类排泄物,采集器包括第一滚筒、第二滚筒、水平板、侧板和第一水泵,水平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水平板的左右两侧设有侧板,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和侧板的底部与养殖池的底部接触,水平板上方设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通过第一水泵与沉淀池连通,第二管道与污水处理设备的排水口连接。在进行废水处理时能够将养殖池内的排泄物采集处理,降低养殖池内的有害物质,降低鱼类疾病的发病率,提高鱼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水鱼类养殖废水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养殖池内养殖海水鱼类,能够降低台风对养殖的影响。在利用养殖池来进行海水鱼类养殖的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废水的处理,才能够保持鱼类的健康成长。在进行废水处理时通常利用水泵将养殖池内的水抽出,进行处理后在循环回养殖池内,或者直接排掉。例如公开号为CN206821729U的一种鱼塘养殖用水循环处理装置,养殖池出水管固定连接泵I,泵I连接沉淀池,沉淀池出水管固定连接泵II,所述泵II连接净化池,从而实现水的循环净化。但是养殖过程中鱼类的排泄物沉在池底下,有些养殖池的池底还存在凹凸不平的情况,传统的方法不能够将池底的鱼类排泄物处理,还会搅动池底导致排泄物溶解和漂浮在养殖池内,污染养殖池内的环境,在鱼类的养殖密度较大的情况下,引发鱼类疾病,从而降低鱼产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海水鱼类养殖废水的处理装置,在进行废水处理时能够将养殖池内的排泄物采集处理,降低养殖池内的有害物质,降低鱼类疾病的发病率,提高鱼产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海水鱼类养殖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第二水泵、采集器、沉淀池和污水处理设备,所述第二水泵用于抽取养殖池上部的水,所述第二水泵的排出口与污水处理设备的进水口连通,所述采集器用于采集养殖池底部的鱼类排泄物,所述采集器的排出口与沉淀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沉淀池的排水口与所述污水处理设备的进水口连通,所述采集器包括第一滚筒、第二滚筒、水平板、侧板和第一水泵,所述水平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所述水平板的左右两侧设有所述侧板,所述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和侧板的底部与养殖池的底部接触,所述水平板上方设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通过第一水泵与沉淀池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与污水处理设备的排水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均包括驱动轮、转轴、若干第一隔离板和第一伸缩条,所述转轴的两端设有所述驱动轮,所述转轴的侧壁设有若干所述第一隔离板,每个所述第一隔离板均设有若干第一Z形槽,所述第一Z形槽沿着沿着所述转轴的轴向排列,所述第一伸缩条为Z形,所述第一伸缩条与所述第一Z形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Z形槽内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隔离板和第一伸缩条。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板的底部设有搅拌轴和搅拌桨,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水平板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桨具有弹性且固定在所述搅拌轴上,所述搅拌轴在第二电机驱动下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包括第二隔离板和若干第二伸缩条,所述水平板的底部设有所述第二隔离板,所述第二隔离板沿着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第二Z形槽,所述第二伸缩条为Z形,所述第二伸缩条与所述第二Z形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Z形槽内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隔离板和第二伸缩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水平板的侧面,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水平板的顶部,所述第二电机与输出轴与搅拌轴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陵水晨海种业有限公司,未经陵水晨海种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19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